游道宫

路去丛祠修竹林,插天松桧卧龙吟。

翚飞朱阁阑干外,人在白云岩窦深。

落花半逐流水逝,黄鹤一去莫烟沉。

安得金丹蜕凡骨,一视往昔与来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沿着道路走向竹林丛中的小庙,高耸入云的松桧树仿佛在低吟龙吟。
华丽的朱红色楼阁之外,只见飞翔的鸟儿和远处的白云,人却身处幽深的岩洞之中。
落花随流水消逝,那离去的黄鹤再也不要消失在烟雾中。
如何能得到仙丹,让平凡的躯壳脱胎换骨,将过去和未来都看作平常。

注释

路:道路。
去:前往。
丛祠:小庙。
修竹林:茂密的竹林。
插天:直入云霄。
松桧:松树和桧树。
卧龙吟:像龙一样低吟。
翚飞:飞翔的鸟儿(翚,古代对凤凰的别称)。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阑干:栏杆。
白云岩窦:白云缭绕的岩洞。
落花:凋落的花瓣。
流水逝:随着流水消逝。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
烟沉:消失在烟雾中。
金丹:道教中的长生不老药。
蜕凡骨:脱去凡俗之躯。
一视:同等看待。
往昔:过去。
来今:现在和未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士游历仙境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妙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道法与精神自由的愿望。

"路去丛祠修竹林,插天松桧卧龙吟。" 这两句开篇便营造出一片仙境般的意境,丛祠指的是聚集在一起的神木或古树,修竹林则是诗人所向往的清净之地。而“插天松桧卧龙吟”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片竹林中高耸入云的松树和桧树,它们仿佛在与天空对话,传递着仙风道骨的意境。

"翚飞朱阁阑干外,人在白云岩窦深。" 这两句诗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仙境之旅,他乘坐翎羽轻盈的神鸟(翚飞),穿越了红色的宫阙(朱阁阑干),达到了一片超凡脱俗的地方——白云岩窦深,表达了诗人对高远不凡境界的向往。

"落花半逐流水逝,黄鹤一去莫烟沉。" 这两句则通过落花随流水漂浮和黄鹤一飞冲天的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轻松自在的情怀。黄鹤一去,不再沉迷于红尘之中,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解放的追求。

"安得金丹蜕凡骨,一视往昔与来今。" 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主题,诗人渴望获得道家所说的金丹(即修炼成仙的灵丹),使自己脱胎换骨,从而达到看破世间种种,不再执着于过去和未来。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每个字眼都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思想情操,是一篇充满了道家哲思和仙境意象的佳作。

收录诗词(39)

李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蒹葭

蒹葭漫漫秋风多,陂池水落枯苇柯。

青山断处落日下,欸乃一声渔子歌。

高秋鲈肥贱如土,换酒村场醉迷路。

夜深艇子舣前湾,依稀月照芦花浦。

形式: 古风

题冀缺图

耕夫自立苗且耘,饟妇相敬礼如宾。

画工貌出态閒暇,不是如今愚野人。

古之农者盖如此,馌彼公田同妇子。

山林自信有真乐,隐逸传中无姓字。

吾不能走马章台街,画眉狼籍贻讥谐。

又不能卖酒临邛市,奔妻万古不灭耻。

遗风后世岂无存,半在东阡烟雨村。

不见杵臼梁家妇,犹能亲举案前餐。

形式: 古风

题画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如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自笑资中穷太守,每逢水竹便相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