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倭警有感

东夷海外播风烟,回首扶桑氛祲连。

白羽插书传幕府,黄金刻印拜楼船。

朝廷欲问来王日,父老曾经入寇年。

辛苦折冲胡少保,永陵一诏至今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柳应芳的《初闻倭警有感》描绘了明朝时期对东夷(指日本)海疆边患的担忧与感慨。首句“东夷海外播风烟”形象地展现了倭寇活动频繁,海上烽烟四起的画面。次句“回首扶桑氛祲连”中的“扶桑”借指日本,表达了局势动荡不安,战火连绵。

“白羽插书传幕府,黄金刻印拜楼船”两句,通过“白羽”和“黄金”象征军事文书和权力,描述了朝廷对边防将领的信任与授权,他们负责指挥楼船军队抵御外敌。

“朝廷欲问来王日,父老曾经入寇年”则表达了朝廷对于敌情的关心,以及对当地百姓遭受倭寇侵扰历史的反思。最后一句“辛苦折冲胡少保,永陵一诏至今怜”,“折冲”形容英勇抵抗,“胡少保”可能是指某位抗倭将领,而“永陵一诏至今怜”则流露出对这位将领的敬佩和对那段艰难岁月的同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和现实交织,既反映了明朝时期的边疆危机,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收录诗词(40)

柳应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豫章朱芾斯宗侯逸园雨中宴别屠太初之南海罗敬叔之武昌李林宗之白下孙泰符之剑江欧阳于奇之毗陵予还广陵

满堂游子叹飘蓬,无数离情细雨中。

飞盖西园因卜夜,挂帆南浦待分风。

岂知江海经年别,不见关山去路同。

他日相思非一水,尺书何处寄春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李临淮上公出镇金陵

节旄南建岁将阑,雪落津亭晓未干。

百战山河重作镇,三朝剑履独登坛。

营开江障莺声早,路出边城马色寒。

天与宗臣忧不细,金陵千古旧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雨夜观妓同俞羡长梅子马陆长康赋

美人雨馆夜相迎,烛下微闻笑语声。

纤月不来眉上照,浓云偏着鬓边行。

生憎洒砌沾罗袜,翻喜飘窗趁玉笙。

非雾非烟劳想像,无如密坐看分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七夕咏王美人百花画衣

七夕画衣裁,一花一色开。

当筵翻酒湿,争道渡河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