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屋敝漏疏星,魂清梦转惊。
蛙鸣千百辈,鸟语两三声。
意气浑干斗,尘劳未解缨。
平生四方志,安肯效蝇营。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宿田桥驿枕上口占》描绘了诗人夜晚在田桥驿馆住宿的情景。首句“屋敝漏疏星”写出了环境的破旧和夜的寂静,只有稀疏的星光穿透屋顶的缝隙洒落。接着,“魂清梦转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醒与梦境中的不宁,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忧虑。
中间两联“蛙鸣千百辈,鸟语两三声”通过蛙鸣和鸟叫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人世喧嚣的反差感。诗人的情绪从蛙鸣的嘈杂中转向了鸟语的寥寥,反映出内心的孤寂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联“意气浑干斗,尘劳未解缨”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与现实劳顿的矛盾,他虽然胸怀壮志,但世俗的纷扰尚未使他摆脱束缚。结尾“平生四方志,安肯效蝇营”更是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不愿像苍蝇一样为琐事忙碌,而是坚持自己的四方之志,追求更高远的人生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坚韧的个性和高尚的情操。
不详
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乱蝉声里夕阳村,野寺荒凉竹映门。
汩汩溪流新过雨,芃芃禾稼已平原。
老僧不省论诗句,初月犹能共酒樽。
莫为奔驰起归兴,东西南北一乾坤。
雨馀清梦话踌躇,投晓敲门一纸书。
尺组却能羁壮士,寸心浑欲驾飞车。
青衫小吏谁知子,白发慈亲正念渠。
只道为官志三釜,而今那似守阎闾。
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
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山花供酒狂。
半载飞蓬成底事,几钩新月误相望。
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
草木送春归去后,山花种种自然开。
略无醉倒游人至,自有交情戏蝶来。
日暖欲令纷锦绣,风和未遣委莓苔。
清幽浑绝嚣尘态,应遣青阳恨莫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