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阳江

顺流下沅江,溯流上澧浦。

水深兰芷寒,漂摇惮风雨。

采采不盈掬,何由寄远渚。

洞庭浮天白,遐瞩莽吴楚。

有怀独晤叹,橹声与人语。

暮夜即维舟,苍茫定何许。

形式: 古风

翻译

顺着沅江而下,逆流而上至澧浦。
水深之处生长着清凉的兰草和芷草,风风雨雨中它们显得摇摆不定。
采摘的花草总是不满一捧,如何才能送到远方的沙洲呢?
洞庭湖水映照天空一片洁白,极目远望,吴楚大地广阔无垠。
心中有所感触,独自叹息,船桨划动的声音仿佛在诉说。
夜晚来临,我系舟停泊,四周一片苍茫,不知身在何处。

注释

顺流:顺着水流方向。
溯流:逆流而上。
兰芷:兰花和白芷,指香草。
惮:害怕,担心。
远渚:远处的沙洲。
洞庭: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遐瞩:远望。
吴楚:古代地区名,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有怀:有所思虑或怀念。
维舟:系舟,停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着沅江顺流而下,逆流而上至澧浦的旅程。他感受到江水深邃,兰芷清冷,担心风雨的侵扰。在这样的环境下,采撷花草却难以满手,诗人感叹无法将心意寄托远方。望着洞庭湖面泛起的白茫茫一片,他的视野扩展到遥远的吴楚之地,心中充满怀想和孤独的叹息。夜晚来临,他在桨声与人语中停泊,夜色苍茫,不知泊船何处,流露出淡淡的迷茫与离愁。整体上,这首诗以江水为线索,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感触和对远方的思念。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灵山口

陵高类登天,斗下剧窥井。

衡从十里近,底用许多岭。

秋雨酿春泥,掀淖力扛鼎。

仆夫负隅哭,邂逅忧性命。

旧嗤子猷狂,夜半桨归艇。

方知兴尽处,顷步令人瘿。

形式: 古风

苏稽镇客舍

送客都回我独前,何人开此竹间轩。

滩声悲壮夜蝉咽,并入小窗供不眠。

形式: 七言绝句

连日风作洞庭不可渡出赤沙湖

金沙堆前风未平,赤沙湖边波不惊。

客行但逐安稳去,三十六湾涨痕生。

沧洲寒食春亦到,荻芽深碧蒌芽青。

汨罗水饱动荆渚,岳麓雨来昏洞庭。

大荒无依飞鸟绝,天地惟有孤舟行。

慷慨悲歌续楚些,彷佛幽瑟迎湘灵。

黄昏惨淡舣极浦,虽有渔舍无人声。

冬湖落?此暂住,春潦怒长随佣耕。

吾生一叶寄万木,况复摇落浮沧溟。

渔蛮尚自有常处,羁官方汝尤飘零。

形式: 古风

邵阳口路粗恶积雨馀泞难行

平生春梦境,俛仰抚八极。

湖南天尽头,梦亦未常识。

岂知多病身,今乃著脚历。

山泉澄不清,崖土璺而赤。

坳堂滑胜油,累块硬逾石。

贪夫一回顾,壮士三叹息。

不知清淑气,果复曾郁积。

我岂鄙夷之,短咏聊一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