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喜寺高房期灵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

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

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

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立于峰顶心旷神怡,思念故人遥望碧空白云。
清扫积雪开启寺门,洒水擦拭让僧侣坐席洁净。
谈笑间仿佛距离不再,风度仪态在想象中相遇。
心驰突惊落叶之动,侧耳倾听泉水滴落声。
不惧怕可能遇到的咆哮虎,乍以为是激流相隔。
既定的会面或许未被重视,但知你已打破常规。
而今谁在山下雨中漫步,秋雨淅沥脚步声声。
我也暂得自在,行禅时手持轻便的手杖。
松林声声舒畅心中幽情,山色引领我走向遥远的路径。
放眼望去无世俗之人,题诗于奇石足以留念。
这贫瘠的山中何物所有,唯有此景诚邀四方宾客。

注释

晨起:早晨起来。
峰顶:山的最高处。
怀人:思念的人。
空碧:晴朗的蓝天。
扫雪:清除积雪。
寺门:寺庙的大门。
洒水:洒些水。
僧席:僧人打坐或休息的地方。
言笑:谈笑。
形外阻:身体虽远隔。
风仪:风度、气质。
想中觌:在想象中相见。
驰心:心驰神往。
叶动:树叶的摇动。
倾耳:专心倾听。
泉滴:泉水滴落的声音。
岂虑:何惧。
咆虎:咆哮的老虎。
乍疑:猛然以为。
崩湍:汹涌的水流。
前期:预先约定的时间。
不顾:未被重视或未遵守。
尔:你。
隳:毁坏。
常格:常规、常态。
如今:现在。
谁:不知何人。
秋霖:秋雨连绵。
步淅沥:在细雨中行走。
聊自得:姑且自我愉悦。
行禅:行走中的冥想修行。
荷:持、拿。
轻策:轻便的手杖。
松声:松树间的风声。
畅:舒展。
幽情:内心深处的情感。
山意:山给予的感觉。
导遐迹:引导走向远方的小路。
举目:放眼望去。
世人:世俗中的人。
题诗:在上面写诗。
足:足够。
奇石:奇特的石头。
贫山:贫瘠的山。
何所有:有什么。
特此:特别以此。
邀来客:邀请客人前来。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禅房生活的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深远的哲理。诗人从早晨起床到夜晚入睡,都在描述自己与自然、与心灵的对话。

“晨起峰顶心,怀人望空碧。” 开篇即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峰顶清冷,心中怀念着某个人或某种境界,而那望向天际的碧空似乎也能感受到这种情思的深远。

“扫雪开寺门,洒水净僧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清洁与简朴。扫雪、洒水都是在打理环境,但更重要的是这是心灵修行的一部分,是一种内心的纯净和平静。

“言笑形外阻,风仪想中觌。” 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交流,即使语言和笑容都不能完全传达,但那种风范和仪态却能在心中触摸得到。

“驰心惊叶动,倾耳闻泉滴。” 心灵的敏锐与自然界的声音息息相关,一片树叶的轻颤足以惊醒内心,而那泉水的细流更是让人专注聆听。

“岂虑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这里的“岂”字表达了一种反问,即是否担忧或疑惑于世间的猛兽和险阻,但实际上,这些障碍也许只是心灵上的迷雾。

“前期或不顾,知尔隳常格。” 前期的某些东西或许已经被忽略了,而现在明白那曾经坚守的是内在的常规与准则。

“如今谁山下,秋霖步淅沥。” 现在又是谁在山下,在秋天的细雨中缓缓行走,这里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体悟和接受。

“吾亦聊自得,行禅荷轻策。” 自己也只是随遇而安,通过行禅来寻找心灵的平静,而那轻巧的步伐是对内在世界的探索。

“松声畅幽情,山意导遐迹。” 松树的沙沙声响成为了诗人幽深情感的宣泄,同时,那高远的山意引领着诗人的心灵去追寻那些遥不可及的痕跡。

“举目无世人,题诗足奇石。” 当抬头四望时,却发现没有一个世间的人,而是通过题字在奇特的岩石上留下自己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情感和境界。

“贫山何所有,特此邀来客。” 最后,诗人自称居住在一座贫穷的山中,但却用这首诗来特别邀请那些有缘人前来探访。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心灵交流的一种期待。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妙喜寺逵公院赋得夜磬送吕评事

一磬寒山至,凝心转清越。

细和虚籁尽,疏绕悬泉发。

在夜吟更长,停空韵难绝。

幽僧悟深定,归客忘远别。

寂历无性中,真声何起灭。

形式: 古风

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

楚思入诗清,晨登岘山情。

秋天水西寺,古木宛陵城。

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

吾知江太守,一顾重君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张伯高草书歌

伯英死后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

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

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

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

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

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

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

张生奇绝难再遇,草罢临风展轻素。

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

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形式: 古风

杂歌谣辞.步虚词

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君。

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鍊精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