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

楚思入诗清,晨登岘山情。

秋天水西寺,古木宛陵城。

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

吾知江太守,一顾重君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我对楚地的思绪融入了清澈的诗行,清晨登上岘山情感悠长。
秋色中水西寺宁静伫立,古树环绕着宛陵古城旁。
我理应带上心爱的琴匣,书籍也随行在书车上。
我深知江太守的为人,他一顾倾心重视您的声望。

注释

楚思:对楚地的思念。
晨:清晨时刻。
岘山: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襄阳市南郊,此处借指诗人登山怀古。
情:情感,这里指怀古幽情。
秋天:秋季时节,营造出萧瑟的氛围。
水西寺:假设的寺庙名,代表一处临水的清静之地。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历史的沉淀。
宛陵城:假设的地名,代表一座古城。
琴匣:装琴的盒子,代指诗人的文艺情怀。
将往:打算带去,表示随身携带的意思。
书车:装载书籍的车辆,象征学识与文化的携带。
吾知:我了解,表达对某人的熟悉和认知。
江太守:指某位姓江的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地方行政长官。
一顾:一次关注,比喻高度重视。
君名:您的名声,指受诗中人所尊敬的对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作品,名为《岘山送崔子向之宣州谒裴使君》。诗中描绘了一种淡远的情怀和清新的意境。

“楚思入诗清”一句,用“楚思”指代南国(楚地)的愁思,表明诗人心中的情感已经融入诗词之中,变得清新脱俗。"晨登岘山情"则是诗人早晨登上岘山所怀抱的情感,这里的“情”包含了对友人的思念和送别的不舍。

接着,“秋天水西寺,古木宛陵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勾勒出一幅秋日游览的画面。水西寺是唐代的一处名胜,而“古木宛陵城”则传达了历史的沧桑和时间的流逝。

"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表明诗人准备带着自己的琴匣和书车一同前行,这不仅是对友情的一种象征,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知识与艺术的重视。

最后,“吾知江太守,一顾重君名”则透露出诗人的自信以及对朋友地位的认可。"江太守"可能指的是某一位在江南地区担任要职的人物,而“一顾重君名”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位太守的尊重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14)

皎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谢,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 字:清昼
  •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 生卒年:730-799

相关古诗词

张伯高草书歌

伯英死后生伯高,朝看手把山中毫。

先贤草律我草狂,风云阵发愁钟王。

须臾变态皆自我,象形类物无不可。

阆风游云千万朵,惊龙蹴踏飞欲堕。

更睹邓林花落朝,狂风乱搅何飘飘。

有时凝然笔空握,情在寥天独飞鹤。

有时取势气更高,忆得春江千里涛。

张生奇绝难再遇,草罢临风展轻素。

阴惨阳舒如有道,鬼状魑容若可惧。

黄公酒垆兴偏入,阮籍不嗔嵇亦顾。

长安酒榜醉后书,此日骋君千里步。

形式: 古风

杂歌谣辞.步虚词

予因览真诀,遂感西城君。

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日华鍊精魄,皎皎无垢氛。

谓我有仙骨,且令饵氤氲。

俯仰愧灵颜,愿随鸾鹄群。

俄然动风驭,缥渺归青云。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文]韵

灵澈上人何山寺七贤石诗

七石配七贤,隐僧山上移。

石性殊磊落,君子又高奇。

跂禅服宜坏,坐客冠可隳。

夜倚月树影,昼倾风竹枝。

集质患追琢,表顽用磷缁。

佚火玉亦害,块然长在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花石长枕歌荅章居士赠

楚山有石郢人琢,琢成长枕知是玉。

全疑冰片坐恐销,间发花丛惊不足。

赠予比之金琅玕,琼花烂熳浮席端。

吾师道吾不执宝,今日感君因执看。

试叩铿然应清律,纤尘不留蝇敢拂。

万物皆因造化资,如何独负清贞质。

南山有云鹄在空,长松为我生凉风。

高友朗咏乐其中,行住四仪皆道意。

不学小乘一曲士,唯将此物安座隅,取次闲眠有禅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