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庵致政归阳城(其一)

苍生延踵望经纶,却向清朝乞此身。

自古急流谁勇退,如今林下见归人。

析城遂掩清萍气,王屋行添紫蕨春。

明主尚廑贤达念,可容箕颖遂沉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达到顶峰后,选择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苍生延踵望经纶”表达了人们对官员治理国家的期待,而“却向清朝乞此身”则暗示了这位官员最终决定辞官归隐。接下来的诗句“自古急流谁勇退”和“如今林下见归人”强调了辞官归隐的勇气与决心。

“析城遂掩清萍气,王屋行添紫蕨春”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象征归隐后的宁静生活,析城和王屋是地名,这里借指隐居之地,清萍和紫蕨则是生长于水边和山间的植物,象征着归隐生活的清新与生机。最后,“明主尚廑贤达念,可容箕颖遂沉沦”表达了对朝廷的眷恋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归隐者对自身价值的坚守与自信。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归隐与留仕两种人生选择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杨培庵致政归阳城(其二)

三年廷署惜迟留,忽讶骊驹唱倦游。

丹笔几人思法雨,白云何处访仙斿。

眼中鹊起谁堪辨,天外鸿飞不可求。

我亦海东鸥鹭侣,因君一夜梦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陈文溪使淮南虑囚便道还里

使君云幰拥星轺,手捧丹书下紫霄。

清鉴并悬淮浦月,英声先撼广陵潮。

旧都再睹双龙钺,故里争看驷马桥。

十载沧洲劳梦寐,因君魂去不堪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王寿轩使楚迁参藩关中

三楚輶车未息尘,惊传紫气入关新。

姬公勋大还分陕,萧相谋深合饷秦。

太华高悬千嶂月,河流遍入万家春。

峰头十丈芙蓉发,何日因风寄所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李凤岳进士诏赐归昏

青鸾书附紫泥封,特领天恩缔茑松。

一笑春风归射雉,谁家喜色近乘龙。

潮通蓬海无多路,梦入巫山第几峰。

倚席政廑明主念,萧声莫恋凤楼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