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送春

谁家故苑东风,树楼阁、花深护。

惯将芳恨语流莺,不惜花枝高处。

那堪一夜,人閒春梦,百啭留难住。

夕阳流水漂香去,残泪纷如絮。

画阑十二可怜春,无奈借人歌舞。

黄昏易散,沈沈帘影,一片西山雨。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御街行·送春》是郑文焯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开篇“谁家故苑东风”以问句起笔,引出了一幅春光满园的画面,东风吹过,楼阁掩映在繁花深处,显得静谧而富有生机。

接下来,“惯将芳恨语流莺,不惜花枝高处”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流莺,希望它们能留住春色,但即使莺啼百转,也无法阻止春去的脚步。“那堪一夜”三字,透露出词人对春夜短暂的无奈,春梦易醒,花香随流水飘逝,更添离愁。

“夕阳流水漂香去,残泪纷如絮”通过夕阳、流水和飘香,形象地展现了春日余晖中的凄凉,词人的泪水如同纷飞的柳絮,与春景融为一体,哀而不伤。

最后,“画阑十二可怜春,无奈借人歌舞”写出了词人试图借歌舞留住春意,却深知无法抵挡时光的流转。“黄昏易散,沈沈帘影,一片西山雨”以黄昏、帘影和西山雨的描绘,渲染出春末的落寞氛围,词人的心境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孤寂。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词人对春光消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己酉重午西园饮席感怀

梅雨团金,兰风洒翠,吟觞又汎香蒲。

斗草阑干,馀薰更涤芳裾。

宫魂枉续长生缕,误旧情、臂约红疏。

感年光,明镜波心,不铸颜朱。

汨罗一片伤心碧,作中流箫鼓,遗恨江鱼。

清些难招,沈哀欲变吴歈。

江潭自古蛟龙恶,但怨魂、绿老汀菰。

镇销凝,节物凄凉,午醉谁扶。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鹧鸪天.见旧家楼上燕巢感忆

寂寞梁尘翠柳萦,隔花曾听下帘声。

绸缪去补谁家屋,飘泊今怜故主情。

泥堕处,旧闻筝。春风秋月总堪惊。

谢堂只是寻常见,未信巢林误此生。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竹马子

寻桥柳荒泾,城芜古苑,去波孤艇。

见帆明渚鸟,镫昏驿树,岚光催暝。

陡觉画角生,哀秋声在,水际空离景。

对此恋前游绕,回阑凭断,斜阳红冷。

万感成幽阻,良辰易失,赏心难并。天涯顿雪双鬓。

愁入西风凄哽。

但忆旧扇歌尘,小屏诗梦,人隔潇湘迥。

尊前雁落,满目关山影。

形式: 词牌: 竹马儿

阳台路.送客晚归城西陂揽景成咏

暮山远。见倒空翠湿,云开萍面。

荡荒湾、雨气衰荷,秋在水灯红飐。

愁杀渡江人,醉里解携,梦随波转。离声断。

又暗催、湘弦鸿阵零乱。

独绕横桥归路,澹一水、漂花旧苑。

片帆风影,尚映带、凭高阑槛。

销魂又、寒林堕月,寂寞小城西畔。空帘捲。

乱虫天、如闻哀叹。

形式: 词牌: 阳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