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长门怨》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宫女在深宫中的孤独与哀愁。开篇“自闭长门经几秋”,以“自闭”二字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处境,暗示着她被幽禁的命运,而“几秋”的反复使用,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也加重了情感的沉郁。接着,“泪珠时傍枕函流”一句,通过泪珠的流淌,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枕函作为日常用品,其旁的泪水更显出她的孤独无助。
“多情却被无情恼,得宠忧时失宠忧。”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一方面,她对皇帝的多情充满了期待,但另一方面,这种期待又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得宠时担忧失去宠爱,失宠时又忧虑再次被宠幸,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命运的悲哀。
“香辇不回花自发,仙娥终去月难留。”这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主人公的命运与自然界的景象相对比。香辇象征着皇帝的宠爱,但无法停留;花自发则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却无法挽留仙娥(即主人公)的命运。这两句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也暗含了对主人公命运不可逆转的无奈。
最后,“晚来风起花如雪,空逐春泉出御沟。”这一句以晚风中的落花比喻主人公的命运,如同雪花般飘零,最终只能随春泉流出御沟,隐喻着她最终的命运是被遗忘和抛弃。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悲凉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