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三首(其二)

运属宣和末,干戈变故仍。

倦勤修内禅,流泽启中兴。

雎水千麾集,胡沙八骏腾。

尺书传讳日,寰宇泪如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正值宣和朝晚期,战乱频繁无常。
皇帝因疲惫而修行禅宗,期望能带来国家复兴。
军队集结在雎水边,英勇将士如同胡沙中的八骏马奔驰疆场。
噩耗传来那天,举国上下悲痛欲绝,泪水如渑池之水泛滥。

注释

运属:时代背景。
宣和末:北宋徽宗宣和年份的末期。
干戈:战争。
变故仍:战乱不断。
倦勤:疲于政务。
修内禅:皇帝退位修行禅宗。
流泽:恩泽。
中兴:国家振兴。
雎水:河流名,可能指宋都开封附近的河流。
千麾集:众多旗帜聚集。
胡沙:比喻敌军或艰难环境。
八骏腾:象征英勇的骑兵。
尺书:短笺,古代文书。
讳日:帝王去世的日子。
寰宇:天下。
泪如渑:形容悲痛之深,泪水如渑池之水酸涩。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战乱与和平交替,表达诗人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首先,“运属宣和末,干戈变故仍”两句,通过“宣和”这一朝代特指(宋真宗赵禥时期),暗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国家经历着战乱与变故。

接着,“倦勤修内禅,流泽启中兴”表达诗人对于内心修养和精神寄托的追求,以及对国家中兴的期待。这里“倦勤”指的是长期的疲惫和劳累,而“修内禅”则是通过冥想以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下面,“雎水千麾集,胡沙八骏腾”两句描绘了一幅战争场景的画面。“雎水”指的是战鼓声,而“千麾集”则是成群结队的兵马;“胡沙”暗示边疆沙漠中的胡人(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而“八骏腾”形容迅猛奔驰的战马。这些景象展示了战争的激烈与混乱。

最后,“尺书传讳日,寰宇泪如渑”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民苦难深感痛心。“尺书”指的是官方文书,而“传讳日”则是每天都在传播着悲伤的消息;“寰宇”意为广大无边的世界或国家,而“泪如渑”形容眼泪像溪流一样,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深切关怀和哀痛之情。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交替的描写,以及对国家命运和人民苦难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和爱国之心。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有感三首(其一)

八叶炎图茂,千龄圣主昌。

农桑开汉域,礼乐焕周庠。

晏粲三登乐,讴吟七闰长。

徽名辞镂玉,盛举冠前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次六四叔青字韵

写出吴中胜,平生历历经。

露窥烟渚静,山入柁楼青。

老气何由逸,奔晖不肯停。

北潭摇梦否,渌面照轩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次六四叔韵

笋舆沾汗每苍黄,今日追随得快凉。

水落不知沙径改,风微如靳橘林香。

我缘新病仍添懒,君不时来有底忙。

只恐家山诮人去,十年秋兴在殊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张守韵四首(其四)

泣怀三献玉,廉拒四知金。

势利焚和猛,诗书汲古深。

贵无长得意,闲有自由心。

岣嵝丹砂在,盟寒傥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