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哭任遵圣

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

岂惟催老大,渐复成彫丧。

每闻耆旧亡,涕泣声辄放。

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

文章得少誉,诗语尤清壮。

吏能复所长,谈笑万夫上。

自喜作剧县,偏工破豪党。

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

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

竟使落穷山,青衫就黄壤。

宦游久不乐,江海永相望。

退耕本就君,时节相劳饷。

此怀今不遂,归见累累葬。

望哭国西门,落日衔千嶂。

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

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

他年如入洛,生死一相访。

惟有王浚冲,心知中散状。

形式: 古风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逝去的哀痛。开篇即点出“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表现了时间流逝、子女成长而自己却久未归家的复杂情感。接着,“岂惟催老大,渐复成彫丧”写出了时光对人的无情消磨和生灵的脆弱。

在“每闻耆旧亡,涕泣声辄放”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故人离去的深切哀悼。随后,“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才华,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文章得少誉,诗语尤清壮”自述了诗人的文学成就和个性,而“吏能复所长,谈笑万夫上”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胸怀壮志的情景。紧接着,“自喜作剧县,偏工破豪党”表达了诗人对于公正执法的自信和对抗不义势力的决心。

“奋髯走猾吏,嚼齿对奸将”一句,展示了诗人面对不公时的愤慨和坚持原则的态度。然而,“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谤”却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遭受不幸和诽谤的无奈。

“竟使落穷山,青衫就黄壤”写出了诗人在仕途上的挫折与磨难,而“宦游久不乐,江海永相望”则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眷恋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

“退耕本就君,时节相劳饷”一句,既是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于时光流逝和生命有限的思考。紧接着,“此怀今不遂,归见累累葬”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未能实现归乡之愿的遗憾。

“望哭国西门,落日衔千嶂”则是诗人在面对故土时的情感爆发,而“平生惟一子,抱负珠在掌”写出了他对于唯一孩子的深情和期望。紧接着,“见之龆龀中,已有食牛量”表达了孩子成长的快节奏。

最后,“他年如入洛,生死一相访”、“惟有王浚冲,心知中散状”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和友情的憧憬,以及对故人王浚冲的怀念与感激。整首诗通过对家国、亲情、友谊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

冗士无处著,寄身范公园。

桃李忽成阴,荠麦秀已繁。

闭门春昼永,惟有黄蜂喧。

谁人肯携酒,共醉榆柳村。

髯卿独何者,一月三到门。

我不往拜之,髯来意弥敦。

堂堂元老后,亹亹仁人言。

忆在钱塘岁,情好均弟昆。

时于冰雪中,笑语作春温。

欲饮径相觅,夜开丛竹轩。

搜寻到箧笥,鲊醢无复存。

每愧烟火中,玉腕亲炮燔。

别来今几何,相对如梦魂。

告我当北渡,新诗侑清樽。

坡陀太行麓,汹涌黄河翻。

仕宦非不遇,王畿西北垣。

斯民如鱼耳,见网则惊奔。

皎皎千丈清,不如尺水浑。

刑政虽首务,念当养其源。

一闻襦裤音,盗贼安足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功利争先变法初,典型独守老成馀。

穷人未信诗能尔,倚市悬知绣不如。

代北诸生渐狂简,床头杂说为爬梳。

归来问雁吾何敢,疾世王符解著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宿州次韵刘泾

我欲归休瑟渐希,舞雩何日著春衣。

多情白发三千丈,无用苍皮四十围。

晚觉文章真小技,早知富贵有危机。

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

此身无用且东来,赖有江山慰不才。

旧尹未嫌衰废久,清樽犹许再三开。

满城遗爱知谁继,极目扁舟挽不回。

归去青云还记否,交游胜绝古城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