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端居

美木交柔柯,薿薿众叶光。

馀春归未尽,叶间有遗芳。

空庭午阴寂,黄鸟转新吭。

微风从何来,穆然和且凉。

虚堂面清池,文簟舒藜床。

憩偃神意适,形骸亦相忘。

萧然无杂尘,始觉日稍长。

寒暑迭往返,物生安有常。

百年只瞬息,忍使生理伤。

起坐理素琴,曲罢取酒尝。

既饮复又酌,仰看闲云翔。

得为太古民,优游见羲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美丽的树木枝叶交错,茂盛的叶片闪烁着光芒。
春天的余晖尚未消散,叶间仍有残留的芬芳。
空旷的庭院在午后的静谧中,黄莺变换着新的鸣唱。
微风不知从何处吹来,带来宁静与清凉。
宽敞的厅堂面对清澈的池塘,竹席铺开在藜木床上。
休息时心灵舒畅,身体仿佛与外界忘却。
这里没有丝毫尘嚣,我才察觉白天似乎更长了。
寒暑交替,世间万物变化无常。
人生不过百年,怎能忍受身心受创。
起身抚弄素琴,一曲终了便取酒品尝。
饮酒再斟酌,抬头欣赏悠闲飘荡的白云。
若能成为远古之人,悠然见到伏羲氏的盛世。

注释

美木:美丽的树木。
柯:树枝。
薿薿: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遗芳:残留的芳香。
空庭:空旷的庭院。
穆然:宁静的样子。
文簟:精致的竹席。
藜床:用藜编织的床。
形骸:身体。
寒暑:寒冷和炎热。
生理:身心状态。
素琴:未经装饰的琴。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彩。
羲皇: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伏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象的诗作,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安静而美好的春末夏初的居家生活画面。

开篇“美木交柔柯,薿薿众叶光”写出了树木郁郁葱葱、枝条相互交织,叶片在阳光下闪耀着绿色的光泽。接着“馀春归未尽,叶间有遗芳”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但仍留有花香在叶间的意境。

中间部分“空庭午阴寂,黄鸟转新吭。微风从何来,穆然和且凉。”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庭院景象:午后的阳光给庭院带来了宁静,黄莺在树梢上唱着新的歌谣,小风轻拂而过,带来了清凉的气息。

“虚堂面清池,文簟舒藜床。憩偃神意适,形骸亦相忘。”则是对室内环境的描写:空旷的大厅前有清澈的水池,书案上铺着柔软的席子,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到心旷神怡,与世俗的繁华相比,身心皆得以放松。

末尾部分“萧然无杂尘,始觉日稍长。寒暑迭往返,物生安有常。”写出了一个远离尘嚣、感受到日光逐渐延长的意境,以及对自然界中季节交替、万物循环不息的观察和体悟。

“百年只瞬息,忍使生理伤。起坐理素琴,曲罢取酒尝。”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不愿让生活中的烦恼损害自己,于是选择弹奏琴瑟、品味美酒,以此来调剂生活。

最后“既饮复又酌,仰看闲云翔。得为太古民,优游见羲皇。”则是诗人在享受了美酒之后,再次举杯,抬头望着悠然的流云,感到自己仿佛成为远古的人,能够逍遥自在地观赏那些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原蚕

蚕马巨细殊,异物同精气。

物生不两大,此衰彼所致。

周人礼有禁,蚕为马之祟。

织女天上明,多蚕今为利。

形式: 古风

唐秘书省书目石刻

蓬莱高阁凌浮云,天上图书奎壁明。

荣河温洛龟龙呈,鲁壁汲冢科斗行。

森罗万目分纬经,大官供烹集群英。

鲁鱼亥豕校雠精,垂签甲乙刻坚珉。

怀素无量元崇名,唐兴百年人文成。

大盗一炬甚秦坑,碑落人间如碎星,埋没草莽荆棘平。

刊刻欲传千万龄,毁灭今与粪壤并。

牧童敲击看火生,铿然清圆犹磬声。

形式: 古风

夏旱

浮云蔽空旱日炽,日酷烧云云散裂。

云怒漏穿未肯去,日光迸射千道血。

蔽天顽狠斗不歇,天工默默无与决。

乘时争胜更苦热,鱼龙戢戢愁海竭。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晋州会上送卫伯绍休官南归

叔宝风流喜高简,非意相干以理遣。

胜日一言能造微,众许冲情去人远。

斑斑气韵见诸孙,秋水神清惊俗眼。

追风逸骥自龙来,照夜灵珠须海产。

结发读书弃人事,南上衡庐宿云巘。

穷源欲探昆崙深,导河犹恨积石浅。

十年业白出石壁,错落青钱宜万选。

长衢骧首向云嘶,千里霜蹄思一展。

辛勤久未脱羁衔,蹀足蚁封嗟踠踠。

去冬怀绶到并州,投鞭三月春风满。

溪边行听踏踏歌,草露忽惊人世短。

地下枯骨不沽名,便弃华簪独恨晚。

寻山高顶白纶巾,寄食但乞青精饭。

醮坛龙虎夜星寒,海峤云霞春洞暖。

忆昔相逢洛水桥,偶来促坐襄陵宴。

半生契阔一日逢,互叹参差不相见。

新鬓早惊蒲柳衰,旧事重论风雨散。

我今渐叹暮骎骎,长卿多病嵇康懒。

肯强尘沙立暝途,逆流理楫厌牵挽。

待君植杖武夷山,南去寻君任双趼。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