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潇潇戏而有所赠

雨潇潇,泥滑滑,风如刀,耳如割。

行路正难行,行人欲愁杀。

马上顾舟中,贵郎遇富翁。

驱驰莫相笑,同是路途穷。

富翁舟中无坐立,贵郎马上毡衫湿。

腰缠十万受此寒,不如在家贫亦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天行路的艰难与困苦,通过对比富翁与贵郎在不同境遇下的感受,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贫富差距的反思。

首句“雨潇潇,泥滑滑”,开篇即营造出阴冷潮湿的雨天氛围,泥泞的道路增加了行路的难度。接着“风如刀,耳如割”进一步渲染了恶劣的天气条件,将风雨的凛冽形象地比作锋利的刀刃,直刺耳膜,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

“行路正难行,行人欲愁杀”两句,直接点明了行路之艰,让行人感到心力交瘁,几乎要被愁绪淹没。这种情感的直接抒发,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接下来,“马上顾舟中,贵郎遇富翁”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身份的人在相同困境下的不同遭遇。富翁虽身处舟中,但依然无法避免寒冷与不便;而贵郎尽管骑马前行,却因天气原因衣衫湿透,处境同样艰难。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生活的不公,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

最后,“腰缠十万受此寒,不如在家贫亦安”两句,以富翁的财富与贫困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贫富差距的深刻反思。即使拥有大量财富,在特定环境下也无法摆脱生活的苦难;相比之下,贫穷虽然物质匮乏,但至少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雨天行路的艰辛,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百态和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击壤歌言民乐有贤令尹而美之也二首(其一)

姑缉麻,妇纺花,丁男在田女在家。

吏卒不下乡,官无横科差。

老翁弄儿孙,逐影向壁拿。

东邻酒,西邻茶,从朝至暮笑呀呀。

布谷昨夜鸣,村村补桑麻。

不违农作时,今年落秧早。

爱民如子县令心,无事扰民如此好。

形式: 古风

击壤歌言民乐有贤令尹而美之也二首(其二)

夫撒秧,妻采桑,农事已兴蚕事忙。

大麦䔿䔿秀,小麦菶菶长,菜花半稀青间黄。

今年县官好,官役不下乡。

田家得安业,出入无惊惶。

日力岂敢嬉,夜共灯烛光。

催了机上布,便是囊中粮。

饥寒庶可免,逋负亦可偿。

不患心头损新肉,只要眼前医旧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中秋对月

天长地久无年数,已往中秋知几度。

世人看月自古今,月色年年只如故。

一年一度看中秋,看去看来今白头。

不如有酒酹明月,更能几度登高楼。

形式: 古风

己巳正月十五日雪中怀仲基公子

腊前不能分寸积,才入春来便盈尺。

彻夜东风吹不消,太阳无光云四塞。

莫问宜多与宜少,丰凶未卜为何兆。

江山图画若天开,人境一时誇绝好。

故人只隔瀼东西,近似山阴到剡溪。

乘兴出门还兴尽,此时应已醉如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