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庐山观道士石室诗

蒙葺众山里,往来行迹稀。

寻岭达仙居,道士披云归。

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

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

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众多荒凉的山中寻访仙居的情景。开篇“蒙葺众山里,往来行迹稀”两句,通过“蒙葺”一词形容山势之高耸与荒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寻岭达仙居”则明示了诗人的目的地是仙境,这种超凡脱俗的追求也体现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与天地合一的理想。

“道士披云归”一句,通过“披云”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道士乘云而去的仙境画面,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神仙生活。接下来的“似著周时冠,状披汉时衣”两句,则通过对古代服饰的描述,使人联想到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怀念和尊崇,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简约不华的道家风貌的赞美。

最后,“安知世代积,服古人不衰。得我宿昔情,知我道无为”四句,通过“安知”一词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不衰的信心,同时“得我宿昔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个人情感之间联系的深刻体悟。而“知我道无为”则是对道家哲学中“无为而治”的理念的肯定,强调了顺应自然,不做无谓作为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和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而且也透露了他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认同。通过对山川、古代服饰以及仙境生活的描绘,诗人塑造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0)

吴迈远(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被宋明帝刘召见,但未获赏识。宋末,桂阳王刘休范背叛朝廷。他曾为休范起草檄文,宋元徽二年。坐桂阳之乱诛死。代表作品有《长相思》、《长别离》等。所做乐府诗作男女赠答之辞,往往辞巧意新,宛转华丽。诗风质朴。是南朝宋诗人,属于元嘉体到永明体过渡时期的作家。刘宋一代,虽然未能形成像后来齐、梁时代那样大规模的以皇室成员为中心的文学集团,但向后者过渡的痕迹已较为明显。宋武帝刘裕就经常诏命并亲自主持文士宴集赋诗,《宋书》及《南史》多有记载

  • 生卒年:?-474

相关古诗词

山中杂诗三首(其一)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行路难五首(其一)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昔时抽心曜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

洛阳名工见咨嗟,一剪一刻作琵琶。

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

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

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

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

未央彩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茱萸锦衣玉作匣,安念昔日枯树枝。

不学衡山南岭桂,至今千载犹未知。

形式: 乐府曲辞

咏雪诗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答柳恽诗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形式: 古风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