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其三)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翻译

忽然间,春风乍起,吹动了一池春水。
悠闲地在花径中牵引着鸳鸯,手中轻轻揉搓着红杏的花蕊。
独自倚靠在斗鸭栏杆旁,碧玉簪斜斜地垂落下来。
整日里盼望你却见不到你,抬头听见喜鹊的叫声,仿佛带来你的消息。

注释

风乍起:春风突然吹起。
吹皱:使水面荡起波纹。
一池春水:满池的春水。
闲引:悠闲地牵引或引导。
鸳鸯:一种水鸟,常比喻恩爱的夫妻。
芳径:花间的小路。
手挼:用手揉搓。
红杏蕊:红色的杏花花蕊。
斗鸭阑干:古代女子观赏鸭子争斗的围栏。
独倚:独自依靠。
碧玉搔头:用碧玉制成的簪子,古代女子用来固定头发。
斜坠:倾斜下垂。
终日:整天。
望君:盼望心上人或君王。
君不至:心上人或君王没有到来。
举头:抬头。
闻鹊喜:听到喜鹊的叫声,古人认为鹊声是吉祥的预兆,象征有好事来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闲适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牵挂与期待。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春风拂动,池水微波,展示了一种生机勃发又略带些许不安静的景象。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 鸳鸯即是鸭子,它们在花径中悠闲地游走,而诗人则是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轻抚着初放的红色果实。这里传达了一种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情态。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这里描绘了诗人独自依靠在栏杆旁,手中玩弄着碧玉制成的首饰,神态自如。斗鸭可能是指栏杆旁的某种装饰,而碧玉搔头则显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心境。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期待与孤独。整日等待着那位未至的人,虽然他没有到来,但听到鹊鸟的鸣叫也能让诗人感到一丝欣慰。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写,以及诗人自己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在自然中寻找慰藉与安宁的主题。

收录诗词(97)

冯延巳(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字:正中
  •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 生卒年:903--960

相关古诗词

谒金门(其二)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喜迁莺(其一)

宿莺啼,乡梦断。

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

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喜迁莺(其二)

雾濛濛,风淅淅。

杨柳带疏烟,飘飘轻絮满南园,墙下草芊绵。

燕初飞,莺已老。

拂面春风长好,相逢携酒且高歌,人生得几何。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虞美人

画堂新霁情萧索,深夜垂珠箔。

洞房人睡月婵娟,梧桐双影上朱轩,立阶前。

高楼何处连宵宴,塞管吹幽怨。

一声已断别离心,旧欢抛弃杳难寻,恨沉沉。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