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是不是,非不非。交肩过,携手归。
南泉不出方丈,为什么在庄吃油糍。
今兮昔兮同一时,知音知后更谁知。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名为《偈颂一百五十首》中的第六十九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间流转与永恒认知的哲思。
"是不是,非不非",这两句似在探讨事物的真假与相对性,暗示世间万物并非绝对的是或非,而是处于一种模糊而动态的变化之中。
"交肩过,携手归",描绘出人们在世间相遇相离的场景,如同擦肩而过的瞬间和携手同行的片段,象征着人生的聚散无常。
"南泉不出方丈,为什么在庄吃油糍",借南泉普愿禅师的故事,表达即使在修行的环境中,世俗生活(如吃油糍)也会不经意地出现,提醒人们生活的真实性和复杂性。
"今兮昔兮同一时",强调时间的流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一体的,没有绝对的界限。
"知音知后更谁知",则揭示了知音难觅的感慨,指出真正理解自己的人或许只有自己,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和孤独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短暂与永恒、世俗与超脱的关系。
不详
罗笼得住,以此却不住。呼唤不回,以此却又回。
且誵讹在什么处,恼乱春风卒未休。
结夏解夏,灵山旧制。鹅以瓶拘,鱼以网系。
风雷变化在今时,霄汉振飞何更拟。
德山一棒,临济一喝。家贫难办素,事忙不及草。
三千里外见誵讹,未免虾跳不出斗。
笑密庵巧,喜松源拙,扫临济喝,折德山棒。
自谓不蹑前脩,又道抛三放两。
自谓无法与人,又道开口不在舌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