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蒋山(其一)

系马松门竟日留,一灯深殿炯清幽。

杖头犹识齐梁谶,屐齿曾经王谢游。

瑟瑟新毛吃老树,娟娟眯目破红榴。

风铃塔上知何语,应使行人估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松门前系马停留整日,深殿内只有一盏灯闪烁着清冷的光。
手杖上还刻有齐梁时代的预言,木屐的痕迹曾游历过王谢的名门。
瑟瑟的新叶在老树上摇曳,娇嫩的眼睛透过红石榴的缝隙。
风铃在塔上传出何种声音?想必让过路的行人和商贾都感到忧愁。

注释

松门:松木制成的大门,可能象征着古老或宁静。
深殿:深邃的大殿,可能指寺庙或宫殿。
齐梁谶:齐梁时期的预言或神秘符号,暗示历史或命运的预兆。
王谢游:王谢是东晋时的两大望族,这里指高贵的足迹。
瑟瑟新毛:形容新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
娟娟眯目:形容女子眼睛明亮,透过石榴的缝隙显得娇媚。
风铃塔上:高塔上的风铃。
行人估客:过路的行人和商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历史遗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风格。

“系马松门竟日留”,表明诗人在一处幽深之地停留良久,心无杂念,只与大自然为伴。"一灯深殿炯清幽" 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够听到夜晚中那唯一灯光下的宁静声音。

“杖头犹识齐梁谶”和“屐齿曾经王谢游”,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足迹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之情。"瑟瑟新毛吃老树" 和 "娟娟眯目破红榴" 描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传递出诗人对生命更新和成长的观察。

"风铃塔上知何语" 这一句,通过风铃发出的声音,引发了诗人对远方或是某种信息的遐想。"应使行人估客愁" 则表达了一种对于旅途中人的理解和共鸣,似乎那风铃的声音也唤起了行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生命流转的细腻观察,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旧情深的意境。

收录诗词(653)

李流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游蒋山(其二)

江南春晚见芳菲,雪白梨花照客衣。

步步来求诸佛记,尘尘全现祖师机。

不禁战伐山河老,犹说经纶俎豆非。

共饮名园那惜醉,落红故故傍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大巫困小巫欲视其颠踣为戏耳辄作二章以足小成之数(其二)

讲摩师友我尤须,此道今人已绝无。

颇欲相从问奇字,故应未暇注阴符。

竹嫌影薄乘春种,酒怕樽空带雪沽。

杖屦往来忧不数,恐公早晚蹑华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再赓佳什已致牵羊之请又辱不鄙垂教盖大巫困小巫欲视其颠踣为戏耳辄作二章以足小成之数(其一)

鳞鳞新绿涨篙竿,飞雁声中岁已阑。

梅蕊尚能供冷淡,酒杯那复问甜酸。

徵招不入幽人梦,节物空惊壮士肝。

趁取芳菲行乐去,丽词妍唱暖春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吊无为照老三首(其二)

记得三溪溪上春,瘦筇容我夜敲门。

一生几见此人物,十日九从师笑言。

閒得得来非有意,冷湫湫去若为论。

西山第一烟云窟,好驻高人雪月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