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西谷(其二)

溪山各无言,万去所酣醉。

水石各无心,万松为映渍。

松云几万重,浸得衣浑翠。

身似鱼游空,何待生羽翼。

仰视峡中天,古井澜不沸。

咳唾不敢轻,谷响殷潮势。

步步皆岳魂,息息通仙忾。

莹然一寸心,苍苍照天地。

诗难状碧空,梦亦浮元气。

何人苍龙岭,俯瞷思飘坠。

请谢世网尘,和枕秋云睡。

仙犬守云扃,毋许渔樵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西谷的宁静与超凡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水、水石、松树、云雾、峡谷等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溪山各无言,万去所酣醉",写出了山谷的静谧和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沉醉。"松云几万重,浸得衣浑翠",通过描绘松林与云雾的交融,烘托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身似鱼游空,何待生羽翼",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尘世束缚的渴望。"仰视峡中天,古井澜不沸",暗示着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咳唾不敢轻,谷响殷潮势",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跃然纸上。

"步步皆岳魂,息息通仙忾",诗人仿佛融入了山的灵魂,感受到仙人的气息。"莹然一寸心,苍苍照天地",表达了诗人纯净的心境与广阔的胸怀。最后,诗人以"仙犬守云扃,毋许渔樵至"收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世纷扰,享受宁静的山居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展现了魏源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35)

魏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又字墨生、汉士,汉族,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字:默深
  • 号:良图
  • 籍贯:湖南邵阳隆回
  • 生卒年:1794~1857年

相关古诗词

岱谷西溪

山大水声小,水与山不敌。

谁知砉砉响,能静岩岩魄。

岱宗石不裂,裂即万寻壁。

山泉云际青,飞下勇无择。

涧水奔赴会,供此双龙吸。

嵯峨萧瑟间,声光百寒碧。

仰视苍苍天,坼入巉巉石。

倾崖宿苍阴,倒影地不及。

不辨峡西东,但随溪转侧。

到此顿忘归,今古空明积。

昔贤此考槃,觞咏谭王伯。

至今濯缨亭,气与岱宗赫。

山禽不敢啼,草树若屏息。

悄然万虑澄,何独红尘隔。

形式: 古风

岱谷灵崖

北山恒若渴,得水已足豪。

何况天城墉,四壁围周遭。

万木千水石,相合成空涛。

置身万绿中,眉入松间毛。

回顾木杪平,始觉所历高。

离宫负苍翠,梵宇横山椒。

当年法雨地,诸天殷海潮。

逃喧入寥寂,未觉流泉嚣。

僧愧隐居逸,悯我征途劳。

极目云天间,陶然咏唐尧。

形式: 古风

太室东溪卢岩涧

度梁访天门,忽讶山无底。

穿出碧玲珑,渐深青壁垒。

人影没数重,倒在波涛里。

白云不在天,明月不在水。

落此乱石坳,钟声催不起。

但闻涛隐沦,不测泉终始。

崖高水深深,天寒日色死。

请君雨后来,一赠钧天耳。

形式: 古风

登太行绝顶(其一)

临险如大敌,奋势成独往。

竭尽筋力能,驯至青冥上。

一壁石怒生,千崖狞相向。

石云昼不收,崖瀑夜逾响。

数日惟一登,不知所历向。

及颠反下视,始悔轻身妄。

俯影如在渊,其深不及望。

中奥何包孕,山于斯府藏。

一降一生妍,一步一回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