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二)

昨朝官告。一百五年村父老。更莫惊疑。

刚道人生七十稀。使君喜见。恰限华堂开寿宴。

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翻译

昨天公告宣布
百年村庄的父老们
不必再惊慌怀疑

注释

昨朝:昨天。
官告:官方公告。
村父老:乡村的长辈们。
更莫:不要再。
惊疑:感到惊讶或疑惑。
刚道:人们常说。
人生七十稀:人生能活到七十岁已很罕见。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喜见:高兴看到。
恰限:恰好。
华堂:华丽的大厅。
开寿宴:举行庆祝寿辰的宴会。
问寿:询问寿命。
如何:怎么样。
百代儿孙:子孙后代众多。
拥太婆:簇拥着老祖母。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减字木兰花·其二》,它以口语化的形式表达了对乡村长者长寿的祝贺和家庭欢聚的喜悦。"昨朝官告"可能指的是官方发布的好消息,让村民感到惊喜;"一百五年村父老"则夸张地形容老人的高龄,显示村民对其尊敬。"更莫惊疑"和"刚道人生七十稀"进一步强调了老人的长寿,超出常人所想。

"使君喜见"中的"使君"是对地方官员的尊称,此处表示官员也为老人的长寿而高兴。"恰限华堂开寿宴"描绘了庆祝寿辰的热闹场景,"华堂"象征富贵之家,"寿宴"则是为老人举办的庆祝活动。最后两句"问寿如何,百代儿孙拥太婆"直接表达对老人长寿的赞美,以及子孙满堂的幸福画面。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展现了对老年人长寿和家庭和睦的深深祝福。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婆罗门引(其三)晋臣张灯甚盛,索赋。偶忆旧游,末章因及之

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叠作仙鳌。

最爱金莲侧畔,红粉袅花梢。

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

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

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用韵答傅先之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腰间玉若金累。

须信功名富贵,长与少年期。

怅高山流水,古调今悲。卧龙暂而。算天上、有人知。

最好五十学易,三百篇诗。

男儿事业,看一日、须有致君时。端的了、休更寻思。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其二)用韵别郭逢道

绿阴啼鸟,阳关未彻早催归。歌珠凄断累累。

回首海山何处,千里共襟期。

叹高山流水,弦断堪悲。中心怅而。似风雨、落花知。

更拟停云君去,细□陶诗。

见君何日,待琼林、宴罢醉归时。人争看、宝马来思。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用韵答赵晋臣敷文

不堪鶗鴂,早教百草放春归。江头愁杀吾累。

却觉君侯雅句,千载共心期。

便留春甚乐,乐了须悲。琼而素而。被花恼、只莺知。

正要千钟角酒,五字裁诗。

江东日暮,道绣斧、人去未多时。还又要、玉殿论思。

形式: 词牌: 婆罗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