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松》诗,以松树为题,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和品质,寄寓了诗人坚韧不屈、高洁傲岸的人格追求。首句“历尽人间几劫灰”表达了松树历经沧桑,象征着它在世间风雨中坚韧不倒的精神。次句“要将真节抗徂徕”则直接赞美松树对抗恶劣环境,坚守正直节操的决心。
“皴皮向日龙鳞绕,直干凌云鹤骨摧”运用比喻,将松树的皮纹比作龙鳞,描绘其纹理之美,又以鹤骨形容其挺拔之姿,形象生动。接下来,“琥珀地深神变化,茯苓根暖熟栽培”借琥珀和茯苓的生长环境,暗示松树在艰难环境中依然生机勃勃,生命力顽强。
最后两句“栖身不是安居穴,梁栋应须属大材”,寓意松树虽生于山林,但其志向并非只为苟且偷生,而是期待能成为栋梁之材,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松树的高尚品格和诗人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