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浣芬忆蓉室诗草四章(其三)

生儿原自异凡儿,双璧双珠瑰玮姿。

出入常闻诗礼训,悬知不限过庭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与期待。开篇“生儿原自异凡儿”,强调孩子不同于普通人的特质和潜力。接着“双璧双珠瑰玮姿”,以珍贵的宝石比喻孩子的独特才华与魅力,进一步凸显出对子女的珍视与赞美。

“出入常闻诗礼训”,说明家庭教育贯穿于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时刻,无论是日常行为还是知识学习,都遵循着诗书礼仪的原则。这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美德的传承。

“悬知不限过庭时”,则表达了对子女教育效果的期待,认为这种影响不仅局限于父母在场的时刻,而是会伴随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甚至超越父母的直接教导,暗示着家庭教育的深远意义和持久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对子女才能的期待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坚持,体现了浓厚的家庭情感和文化价值。

收录诗词(28)

许咏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浣芬忆蓉室诗草四章(其四)

伯兄作序示南针,定卜流传遍艺林。

独怪左芬才藻丽,太冲惜墨却如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春燕(其一)

空庭微雨湿吟魂,海燕双飞昼掩门。

绮栋初营新垒样,玳梁犹识旧巢痕。

愁生江北垂杨岸,梦绕辽西落叶村。

日向名园览花事,故关乡思更何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燕(其二)

乌桕曾经十度霜,重来游迹遍横塘。

好偕翠爵栖瑶砌,不共金鹅宿石箱。

调舌宛歌清夜曲,呼群同拜牡丹王。

画堂春暖呢喃语,怕过长安旧日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春燕(其三)

萧条门巷怅乌衣,太息繁华过眼非。

掠水清溪桃叶艳,衔泥曲径杏花稀。

穿林每扑残英落,绕槛还迎弱絮飞。

终是傍人门户事,天涯怊怅意多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