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老松吟》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通过描绘一棵历经沧桑的老松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坚韧不拔、坚守本心精神的赞美与向往。
首句“参天黛色郁森森”,以浓重的色彩和高耸的姿态,勾勒出老松树的巍峨形象,仿佛它直插云霄,苍翠欲滴,充满了生命力。接着,“独倚悬崖阅古今”一句,赋予了老松树以时间的维度,它孤独地立于悬崖之上,见证了历史的更迭与岁月的流转,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境寂祇宜孤鹤伴,风来欲作老龙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老松树的孤独与豪迈。在寂静的环境中,它只有孤鹤为伴,但当风吹过,老松似乎能发出如老龙般的吟唱,既表现了其内心的激昂与不屈,也暗示了它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乘时花木谁知己,暮岁冰霜寄赏音”则揭示了老松树的知音难觅,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只有花木能够理解它的内心世界。然而,即便是在生命的晚年,面对严寒与霜雪,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展现了坚韧的生命力和高尚的情操。
最后,“莫向人间支大厦,出山泉水异初心”两句,借老松树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淡泊与对本真生活的向往。老松树不求名利,不随波逐流,如同出山之泉,始终保持着最初的纯净与清澈,象征着诗人对纯粹、真实生活的追求和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老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更寄托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独立人格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