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诗亭夜月

一水环城注,潭深势渐平。

迥风生绮彀,映月见澄清。

野岸舟横渡,悬崖火半明。

渔沧千古迹,夜坐不胜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诗人以“一水环城注,潭深势渐平”开篇,巧妙地运用了“环”、“深”、“平”等字眼,不仅勾勒出水体围绕城市流淌的动态美,还通过“势渐平”暗示了水面的平静与稳定,为整幅画面奠定了基调。

接着,“迥风生绮彀,映月见澄清”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祥和。风在水面轻轻吹过,仿佛织就了一张绮丽的网,而月光则将水面照得清澈明亮,两者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里,“绮彀”一词的使用,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生动地展现了风与水面交织的美感。

“野岸舟横渡,悬崖火半明”则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岸边与远处的山崖。野岸上,小舟静静地横渡,与水面的平静形成呼应;而悬崖之上,灯火半明,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温暖。这一转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夜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渔沧千古迹,夜坐不胜情”两句,将思绪引向更深远的历史与情感层面。诗人联想到沧海桑田,岁月流转,不禁感慨万千。坐在夜晚的亭中,面对如此美景,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有对时间流逝、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触及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夜晚场景,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

汤传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半溪残雪

六花飞不歇,经岁乱滩头。

冷浸孤山月,光回剡曲舟。

临汀迷浴鹭,隔岸失眠鸥。

欲并峨眉顶,炎天迹尚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玉华洞

天半亭亭欲远骞,振衣直上薛萝门。

千年灵气通山性,一片虚心托石根。

司马风流残碣在,使君感慨旧诗存。

留连出岫归来晚,明月随君过远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读广琴操

朝阳有异士,曾造重华庭。

一鼓南风曲,万物为和平。

东姬及汉晋,秦楚无馀声。

彼或怨以怒,又或淫而倾。

素弦不为理,千载怀幽贞。

美哉昌黎伯,掇拾风雅英。

颀然作十操,拟托周孔名。

辞情或微隐,古意谁能徵。

抱琴适东海,乃遇邹阳生。

广操一紬绎,援琴为我听。

三叹有遗音,始足扩其情。

天地既寥廓,日月行清明。

夜忽梦圣哲,吾衰感精灵。

起谢抱琴士,伐木何丁丁。

长揖出门去,幽思秋冥冥。

形式: 古风

广琴操十首(其一)将归操

河之深兮,谁将厉之。河之浅兮,谁将揭之。

河洋洋兮,不我济之。竭泽以渔兮,蛟龙辟之。

覆巢夭胎兮,凤凰去之。夫人有知兮,予实类之。

九州博大兮,将予遂之。

形式: 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