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丛林寒夜别,明月寄新篇。
君自纫兰佩,余仍拍酒船。
百年贫傲世,半偈老逃禅。
欲下高斋榻,莺花二月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答王百谷》,描绘了夜晚在丛林中与友人离别的情景,以明月寄寓对友情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鼓励朋友保持高洁情操,即使贫困也不改傲骨,同时表达自己遁入禅修的生活态度。结尾处,诗人想象着春天来临,莺花烂漫时自己将离开书房,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佘翔诗歌的独特风格。
不详
一水抱村流,门临杜若洲。
桃花停上骑,莲叶命扁舟。
波荡千峰影,风回六月秋。
西园名邺下,词赋重应刘。
石洞俯崔嵬,龙蛇绣碧苔。
五丁何日凿,二酉此中开。
度索花仍发,浮丘鹤不回。
胡麻如可饭,长啸入天台。
曾谏长杨猎,翻为泽畔吟。
幽兰搴作佩,流水咽鸣琴。
天地飞扬态,山林偃蹇心。
若非同调者,白雪几知音。
片帆初度峡,一上钓龙台。
睥睨三山出,辘轳万井开。
披襟下白鸟,散发步苍苔。
稍喜风尘静,谁当保障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