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

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

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

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的愁绪和相思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开篇即点明主题,“相聚不知好,相别始知愁”,表达了人在与亲人、朋友分别之后,才深刻体会到相聚时光的珍贵和离别之痛。

接着,“笋舆伊轧,穿尽斜照古平州”中,“笋舆伊轧”形象地描绘了车轮碾过道路的声音,通过“穿尽斜照古平州”的景象,不仅展示了行者在夕阳下的孤独身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下文,“今夜荒风脱木,明夜山长水远,后夜已他州”则生动地描绘了行者连夜赶路的情景,每个夜晚都在不同的地方,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尽的旅途。

“转觉家山远,何计去来休。”这里的“转觉”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家乡之远的深刻感受。“何计去来休”则表现了对未来行程的迷茫与彷徨。

而“酒堪沽,花可买,月能留。”则是诗人在面对离别痛苦时的一种自我安慰和逃避,通过饮酒、赏花来暂时忘却相思之愁,但即便如此,也只能短暂地留住那不断流逝的月光。

“相思酒醒,花落五更头。”这里,“相思”二字深化了离别之痛,酒醒之后,花瓣纷纷而落,更增添了夜深人静时的凄凉感。

“长记疏梅影底,一笛紫云飞动,相对大江流。”诗中,“疏梅”通常象征着孤独和坚韧,而“一笛紫云飞动”则是诗人心中的情绪与自然景物的交融,表达了深沉的情感。"相对大江流"则展现了广阔的水面和无尽的离别。

最后,“此别无一月,一月一千秋。”这里“此别”指的是这次的分别,而“无一月”意味着时间的短暂,但这种分离带来的痛苦却如同“一月一千秋”,历经千年,依旧无法磨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世间离别之痛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88)

利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

日月换飞涧,风雨老孤松。

千岩万壑秋重,白气接长空。

一笑掀髯徐起,苍佩腰间相照,犹自涌晴虹。

桑海几番覆,人尚醉春风。横白石,结绿绮,送飞鸿。

十年梦事消歇,长剑吼青龙。

却笑人间多事,一壳蜗涎光景,颠倒死英雄。

云日空濛里,玉鹤任西东。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风入松

断芜幽树际烟平。山外又山青。

天南海北知何极,年年是、匹马孤征。

看尽好花成子,暗惊新笋抽林。岁华情事苦相寻。

弱雪鬓毛侵。十千斗酒悠悠醉,斜河界、白日云心。

孤鹤尽边天阔,清猿咽处山深。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风流子

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

叹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飘。

更低道,花无三日艳,柳有一年娇。

卷翠未迟,醉红易失,共偎香影,同赏良宵。

如今知何处,三山远,云水一望迢迢。

傍砌青鸾好在,谁送归飙。

但花下红云,尚通夕照,柳边白月,自落寒潮。

最是无端,子规啼破寒梢。

形式: 词牌: 风流子

失调名

花外潮回,剑边虹去,抚寒江千里。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