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同馆出为外吏者率以书诉困悴戏答三绝》中的第一首。全诗通过描绘官场中诸公的厌倦与潘陆风流的对比,以及对五穷未送、处境依旧艰难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同僚困境的同情。
首句“诸公强半厌承明”,开篇即点出了官场中多数人对政务繁重、劳心劳力的厌倦情绪。“承明”原指古代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借指官场。接下来,“潘陆风流亦可称”,则以潘岳和陆机两位文学大家的风流才情作为对比,暗示在官场中,即便是才华横溢之士也难以摆脱困境,表达了对官场风气的无奈与讽刺。
“何事五穷终未送,依然冷况一条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五穷,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自己生活困顿、才华不遇的词语。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为何即使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五穷之苦仍未离去,官场的冷酷与无情依旧如冰冷的冰块一般,让人感到彻骨的寒意。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全诗以轻松诙谐的口吻,寓庄于谐,通过对官场现象的描绘和对同僚困境的戏谑式回答,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