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诗(其五)

书生横负党人冤,寒腊追寻两雪繁。

岂为伯通舂可赁,祇闻宾硕壁堪存!

鹿车千里共亡命,鱼艇三江莫返魂。

每忆谢庭兄弟好,教人何处恨章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伤心诗(其五)》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与感慨。

首联“书生横负党人冤,寒腊追寻两雪繁”描绘了书生因政治立场而遭受不公对待的情景,寒冬腊月里,冤屈如同雪花般纷飞,形象地展现了书生的悲惨遭遇。

颔联“岂为伯通舂可赁,祇闻宾硕壁堪存”运用典故,以伯通和宾硕为例,说明并非所有书生都因贫困而租赁他人粮食,而是强调书生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操守,即使在逆境中,他们的品格依然值得尊敬。

颈联“鹿车千里共亡命,鱼艇三江莫返魂”通过鹿车和鱼艇的比喻,展现了书生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千里逃亡,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无法返回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悲哀。

尾联“每忆谢庭兄弟好,教人何处恨章惇!”以谢庭兄弟的友情作为反衬,表达了对真正友谊的向往,同时也对历史上某些人物的恶行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愤怒,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反思相结合,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生遭遇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人性光辉和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伤心诗(其六)

乱去凌霜志苦坚,褰衣誓死自年年。

贞心早兆庐居梦,幽恨难旌节母贤!

震泽尸浮通市泣,汾湖诗出万人传。

太常一字芳魂慰,列传何时付史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自永安返至贡川闻延平信,示诸吏佐

蜃楼燕幕等閒看,独笑忧天泪未乾。

仍著芒鞋寻鸟道,早抛华组系渔竿。

朝霞已逐浮云散,夕露应同逝水寒。

我自行歌卿自去,好持刀笔事秦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贡川闻王郡伯死,为位哭之

大运岂遽非,哲人遂云徂!

我见谋国臣,太息无良图!

岂意匹马来,开门纵长驱。

争降何纷然,常恐后至诛!

贤哉二千石,从容捐厥躯!

夫子庄而简,薄官初剖符。

不谓贞松姿,临难表所殊!

独湔嵇绍血,莫污温序须。

我生既已幸,我志宁可渝!

乘舆咫尺间,岂复辞崎岖!

回脰望延津,吁嗟烈丈夫!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广文歌

广文先生老且贤,角巾已破乌皮穿。

执板折腰殊不谙,见人木强无周旋。

盘桓苜蓿风尘陡,招降使者声如吼。

箕踞学宫召诸生,问渠广文不开口。

振袖大骂杯掷空,区区头颅复何有!

宣圣昔却莱夷戈,子羔肯由狗窦走?

君不闻鬷蔑一语叔向倾,毛遂捧槃平原惊?

丈夫意气临危见,岂在人貌与荣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