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故城秋望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过去的国家遗迹还在,登高凭吊旧时的游历。
一夜之间人事全非,千年时光只留下流水长流。
夜晚梦中渚洲的雁鸣声凄凉,荆门山的树木染上秋天的色彩。
一片孤云凝聚不散,遥挂在天边寄托思乡之情。

注释

故国:过去的国家。
遗墟:废弃的遗迹。
登临:登高眺望。
想旧游:回忆往昔的游览。
一朝:一夜之间。
人事变:人事变迁。
千载:千年。
水空流:流水不断。
梦渚:梦中的渚洲。
鸿声:大雁的叫声。
荆门:地名,指荆门山。
树色秋:秋天的树色。
片云:孤零零的云。
凝不散:凝聚不散。
遥挂:远远挂着。
望乡愁: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云梦故城秋望》,通过对故国遗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人事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无奈。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主题,即故国的废墟仍然存在,诗人站在高处回忆起过往的行踪。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和追思。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这两句是对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一日之间,人间所有的事情都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时间则像河水一样,不停地向前流去,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无常的感受。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这里,“梦渚”可能指的是梦回故乡,但实际上却是渚水(一种地方)的鸣叫声在黄昏时分,这种景象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而“荆门树色秋”则是对晚秋景色的描写,荆门可能特指某地,但在这里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意象出现。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对声音和颜色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片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思绪,这些思绪凝聚而不散,就像他对故乡的思念一样,是那么的浓烈和持久。这种情感通过“遥挂望乡愁”得到了强调,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故国遗墟、时间流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淡远的情怀。它不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更是对于无法挽回的历史和现实无常的一种无奈与哀愁。

收录诗词(120)

戎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 生卒年:744~800

相关古诗词

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

今朝欢称玉京天,况值关东俗理年。

舞态疑回紫阳女,歌声似遏綵云仙。

盘空双鹤惊几剑,洒砌三花度管弦。

落日香尘拥归骑,囗风油幕动高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冬夜宴梁十三厅

故人能爱客,秉烛会吾曹。

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

夜寒销腊酒,霜冷重绨袍。

醉卧西窗下,时闻雁响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古意

女伴朝来说,知君欲弃捐。

懒梳明镜下,羞到画堂前。

有泪沾脂粉,无情理管弦。

不知将巧笑,更遣向谁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汉上题韦氏庄

结茅同楚客,卜筑汉江边。

日落数归鸟,夜深闻扣舷。

水痕侵岸柳,山翠借厨烟。

调笑提筐妇,春来蚕几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