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故湖州李郎中

政成身没共兴衰,乡路兵戈旅榇回。

城上暮云凝鼓角,海边春草闭池台。

经年未葬家人散,昨夜因斋故吏来。

南北相逢皆掩泣,白蘋洲暖百花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政绩完成他却已去世,见证着国家的兴衰起伏,他的灵柩从战场归乡。
城头暮色中战鼓和号角声沉闷,海边春天的草木环绕着荒废的亭台。
多年过去,他的遗体仍未下葬,家人离散各处,昨晚斋戒时老部下前来吊唁。
在南北相逢的时刻,人们都忍不住哭泣,白蘋洲上温暖的阳光照耀着百花盛开。

注释

政成:政绩完成。
身没:去世。
共:一起。
兴衰:国家的兴盛与衰落。
乡路:故乡的道路。
兵戈:战争。
旅榇:出征者的灵柩。
暮云:傍晚的云彩。
凝:凝聚。
鼓角:战鼓和号角。
春草:春天的草木。
闭:封闭,荒废。
池台:池塘和亭台。
经年:多年。
家人散:家人离散。
故吏:旧日的官吏。
南北相逢:在南北相遇的地方。
皆掩泣:都掩面哭泣。
白蘋洲:地名,可能有温暖的环境。
百花开:百花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任职时的家乡遭受战乱之苦,其亲人未能得到妥善安葬,家人四散,而自己则被迫远离故土。诗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苦难的哀伤。

"政成身没共兴衰"一句,通过官员个人的命运变化,反映出国家治乱的更迭,表达了时代动荡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感慨。"乡路兵戈旅榇回"则描绘了一幅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画面,凄凉至极。

城上鼓角之声和海边池台春草的意象,既是战争与和平的对比,也是时间流逝与自然更替的象征。"经年未葬家人散"表达了战乱中亲人亡故却无法安葬的悲哀,以及家破人散的无奈。

昨夜因斋而来的故吏,可能是在寻求安慰或是共同怀念过往,但南北相逢之人皆掩泣不禁,表明了战争带给人们心灵深处的创伤。最后一句"白蘋洲暖百花开"虽有春光复苏之景象,却难以掩盖诗中流淌的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家国与个人命运交织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伤虞将军

白首从军未有名,近将孤剑到江城。

巴童戍久能番语,胡马调多解汉行。

对雪夜穷黄石略,望云秋计黑山程。

可怜身死家犹远,汴水东流无哭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再游姑苏玉芝观

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遰重廊旧寄居。

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游越中伤朱馀庆协律好直上人

昔年湖上客,留访雪山翁。

王氏船犹在,萧家寺已空。

月高花有露,烟合水无风。

处处多遗韵,何曾入剡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

客醉更长乐未穷,似知身世一宵空。

香街宝马嘶残月,暖阁佳人哭晓风。

未捲绣筵朱阁上,已开尘席画屏中。

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沈西水向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