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七)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在年轻时期的快意生活,以及随着时间流逝而产生的情感变化和物质匮乏的现实困境。开篇“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展现了诗人青春时期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这里的“弦歌”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享受和自由自在的情感表达。

接着,“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诗人通过提及古代名士赵云、李广的豪迈情怀,映射出自己年轻时对名节与功业的向往。他们的名字在这里代表了一种理想主义和英雄气概。

然而,“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时间流逝,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而且易逝,这里“白日”指的是平凡无奇的日子,而“蹉跎”则形容日子的匆促和不经意间的流失。

诗人在享受中突然醒悟,意识到物质基础的重要性,“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这里的“三河”或许是对故土的怀念,也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望。诗人的心情由此发生了转变,从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条件。

最后两句,“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揭示了诗人面对的现实困境。黄金百镒虽贵,但终究有尽的时候;“资用”指的是物质资源的使用和支出,而“常苦多”则表达了长久以来的艰难与不足。随后,“北临太行道”描绘了一种迷失方向的情景,“失路将如何”则是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与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春时光的追忆和现实困境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生活态度的转变。

收录诗词(98)

阮籍(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三国魏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 字:嗣宗
  • 籍贯:陈留(今属河南)尉氏
  • 生卒年:210~263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六十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怀(其十九)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咏怀(其四)

二妃游江滨,逍遥从风翔。

交甫解环佩,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一旦更离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咏怀(其六十)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蒿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复来。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