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八日挈家避兵由里良入西坑作猛虎吟

猛虎前啸,毒蛇后驱。烈火被原,荆榛塞途。

悲风摵摵日欲晡,山石摧裂魑魅呼,令我有足不得趋。

蹶竭频踣犹在罦,嗟嗟我人曾不如。

青天之飞禽,局促木石底而多畏心。

伤哉唐虞远,干戈苦侵寻。

云胡有生适丁斯,今口不能言泪下沾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五月十八日挈家避兵由里良入西坑作猛虎吟》描绘了战乱中的艰难与恐惧。诗中以猛虎和毒蛇为喻,象征着强敌的威胁和险恶环境,"烈火被原,荆榛塞途"形象地展现了战火焚烧大地,道路被阻的景象。"悲风摵摵日欲晡"营造出阴郁的气氛,"山石摧裂魑魅呼"则暗示了战乱带来的自然震动和恐怖。

诗人感叹自己在困境中步履维艰,"蹶竭频踣犹在罦",表达了疲惫不堪但仍受困于险境的无奈。他将鸟儿困于木石的境况与自身相比,感慨"青天之飞禽,局促木石底而多畏心",揭示了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最后,诗人哀叹世道艰难,"伤哉唐虞远,干戈苦侵寻",怀念古代太平盛世,而现实却是战乱不断。"云胡有生适丁斯,今口不能言泪下沾襟"直抒胸臆,流露出深深的哀痛和无尽的悲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时期人民生活的困苦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逢老叟行

道逢老叟行且泣,背项罹伤血沾腋。

全家骨肉散风烟,眼暗肠枯少筋力。

自言生长太平多,州县不到无徵科。

老去常促邻里会,醉来还唱古时歌。

粤从东南兵乱起,乡井流离经一纪。

不似今年乱较长,九十日来窜荆杞。

赣兵自沮北军强,大船如山攒白樯。

水南东岸十馀里,列开七府屯兵场。

七府兵来掳生口,一旗入山万夫走。

跳溪越堑剧猿猱,猎草搜林到鸡狗。

最后招安尤可怜,中道要夺何纷然。

攘牵牛羊掠囊襆,杀戮老丑俘少年。

我从出山被抄掳,一室俄分两三部。

大男山中草缚行,幼女城边马驮去。

孙男呼母妇哭夫,风惊雨散何须臾。

分飞忽作异枝鸟,离逝还同别水鱼。

男健胜犊女如玉,全换新衣与装束。

湖南转卖得金多,主人无金不能赎。

近闻州尹收遗民,毒疠死者无晡晨。

独行三日迷所向,不见当时乡里人。

茫茫荒草江南路,归已无家死无所。

山背时时夜捉人,城中又报新招户。

形式: 古风

出自东门

出自东门,言越广阡。飒彼惊风,郁其飞烟。

锵金铁兮昼鸣,市无人兮草芊芊。

后有摩牙鼓吻之虎狼,前有冲波百折之奔川。

上茫茫兮不能附乌鸢之飞骞,下渊渊兮惧蛟龙之纠缠。

累然踧踖不可以径度,况有白刃挥霍交其前。

龙头兮溅溅,佛原兮绵联。

雨冥冥兮雷阗阗,羌独后济此兮嗟苍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题牛熙百猿图歌

石崖盘空截飞岚,万木丛薄秋风酣。

野猿呼群出山南,什什伍伍旁交参。

黑毛黄毳长毵毵,白面碧眼很以耽。

联拳踯躅睨且含,接足照影垂虚潭。

去君相逐聚若谈,背侧俯仰意各贪。

或行或据或引探,抱者六七悬者三。

攀枝挟蔓缘松楠,危不畏险乃所湛。

蜀门峡阴云水涵,啼霜叫月客不甘。

三声已觉生忧惔,如此三百宁能堪。

嗟哉牛熙笔如锬,苦心貌此何精覃。

瑶池飘忽空八骖,君子所化乃不惭。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题汤子敏松石山房歌

苍苍云松,磊磊白石,层冈盘盘二水隔,君从何年此卜宅。

茆茨窈窕通柴关,屋前正对宣华山。

苍苔满地人迹绝,但见群木紫翠交其间。

禾川西来抱山脚,主簿潭空日光薄。

石面青烟薜带垂,叶间晴雪松花落。

采山钓水皆清风,胡为汨没尘埃中。

看君有子如玉树,觉我憔悴成衰翁。

愁来颇亦耽幽趣,安得携家就君住。

忆在花阴把卷时,黄鹂啼满青楸树。

江鱼秋肥山果红,有酒莫放金尊空。

人生适意在深隐,富贵时来安所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