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南北朝时期的王韶之,名为《宋四厢乐歌廿首(其七)王公上寿歌》。诗中以“献寿爵”开篇,表达了对君主或尊长的敬意与祝福,紧接着“庆圣皇”,直接点明了庆祝的对象是圣明的君主。接下来的“灵祚穷二仪”,运用了“二仪”这一概念,指的是天地或宇宙,暗示着君主的统治达到了与天地同存的境界,象征着极高的威望和长久的统治。
“休明等三光”则进一步赞美君主的治国之功,将君主的盛世比作太阳、月亮和星星,这三者在古代被视为光明的象征,以此来表达对君主政绩的高度赞扬和对其统治下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肯定。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崇高的赞誉,展现了对君主的崇高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