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永新邓成之粟庵

学诗学礼子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

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

鹍鹏羽翼自垂天,蜩鸴飞鸣有馀地。

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

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栖托。

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

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向朋友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诗中“学诗学礼子已文,种花种竹居不贫”表明作者通过学习古典文学和礼仪,以及种植花卉树木来丰富自己精神上的财富,使得物质的贫穷变得无关紧要。

接下来的“门闾正可务广大,如何一粟容君身”则是在强调自己的居所虽然简陋,但心胸却非常宽广,不仅能容纳一粒米(比喻小事),更能包容天地万物。

“结庵名粟亦何寄,口不尽言知有意”表明诗人将自己的住处命名为“粟庵”,并非无的放矢,而是蕴含深意。这里通过对话和交流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期望。

“鹍鹏羽翼自垂天,蜩鸴飞鸣有馀地”则描绘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各得其所,展现出一种生命力的旺盛与和谐,这也是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写照。

“短长小大争长雄,舒卷不离方寸中”意味着无论事物大小,都在争取自身的完美和强大,就像书籍中的知识即使是篇幅短小,也能蕴含深意,不离于心。

“小如一粟大江海,万形宇内宁非同”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观点,即便是一粒米那么微小的东西,也可能蕴含着像江海一样广阔的意义,这是诗人对于生命和世界深刻体悟的一种表达。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尘端亦栖托”则是在劝告读者,将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推广到更为宽广的天地之间,使之成为支撑世间万物的根本。

最后,“放言切勿诮蒙庄,伯夷永名仲尼博”是对朋友的一种期望,不要轻易被表面的浮华所蒙蔽,要像古圣先贤那样追求真理和智慧。同时,也是在赞扬那些能够流传千古的美好品德和学问。

“更须谈理勿谈空,此道根原由守约”则是强调在交流思想时,应当深入探讨事物的根本和规律,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空洞的议论上,这是一种求实求真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追求,以及他对于友情和学问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韩勉夫枝巢(其二)

逍摇惟所适,小大浪殊观。

溟渤鲲鹏近,藩篱燕雀宽。

宅高非远害,藏密定成安。

不似南山树,枝间有弹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得丁执中书和前韵依用韵一首

履坚抱节有谁如,本为书穷更买书。

命欲问天何厚薄,贫多闻道是乘除。

仓箱粟帛常亏课,庭户芝兰独献馀。

气味如君略相似,只论诗律愧空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心妙意难到,理浅语易俗。

惟此公共美,路坦行自局。

彊勉思攀陪,虽恳不见录。

料想何水曹,平生一夔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梅花林

横横直直迷人路,谁知恰是藏春处。

减春一片亦何伤,切莫轻狂作飞絮。

开正尽数一至七,无雨无风保休吉。

此游不记后难寻,聊写长言记时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