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陵冢纷相望,先皇骨肉留。
小王陪玉匣,贵主接珠丘。
衔石瑶姬恨,吹笙子晋愁。
白杨风飒飒,谁与奠清秋。
这首诗描绘了天寿山陵墓群的景象,通过对陵墓中安息的先皇骨肉、小王、贵主等人物的描述,以及他们所承载的神话传说(如瑶姬的怨恨和子晋的哀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神秘的氛围。白杨树在秋风中飒飒作响,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仿佛在为这些逝去的灵魂献上一份清秋的祭奠。整首诗以景写情,寓情于景,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哀思,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银钱苍翠里,先帝有攒宫。
衰草萦金缕,高天堕宝弓。
辽阳来猎火,秦地起悲风。
心共桑乾水,千秋绕汉宫。
不及东西井,峨峨享殿开。
单于封树去,故老岁时来。
万古啼乌怨,三秋落木哀。
中涓陪玉匣,谁奠白蘋杯。
渴葬春秋恨,干戈礼未成。
一抔秋草满,万里朔云平。
白日沉蒿里,青山断宝城。
微臣有兰杜,何处荐皇英。
路入金山口,丰碑野火焚。
苔侵香水院,潭起黑龙云。
岳势当燕去,河流入塞分。
行人多再拜,天下大师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