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尉迟杯》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哀婉的画面。诗中以“桐阴静”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凉的氛围,随后通过“悄地、小扇穿花径”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雅致。
“迟迟玉漏声中,消受纱窗双影。”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与纱窗上的光影变化巧妙结合,既表现了时间的缓慢流动,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檀槽倦抱,拨损银搀有谁首。”这里通过描述主人公对乐器(可能是指古筝或琵琶)的疲惫怀抱,以及琴弦的磨损,隐喻了情感的消耗与疲惫,同时也表达了对无人倾听的无奈与失落。
“只横床、约略如人,认来红泪犹凝。”这一句通过床边的红泪,形象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悲伤,仿佛泪水在床边凝固,无法释放。
“多情翠鸟衔笺,长辜负金樽小榼同饮。”翠鸟衔着信笺,却无法与金樽小榼一同饮酒,象征着主人公渴望交流与分享的情感被阻隔,孤独感更加深重。
“月色云香相牵惹,偏爱看、铢衣懒整。”月光与云香相互吸引,主人公却懒得整理自己的衣物,表现出内心的慵懒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又无力追求。
“从春去。恹恹病后,便强刷、鸦青怕对镜。”春天过去,病后的主人公勉强梳妆,害怕面对镜子,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自我形象改变的感慨与无奈。
“诉相思,夜雨灯前,玉凫孤守烟冷。”在夜雨和昏暗的灯光下,主人公独自守候,如同孤雁,表达出深深的相思之情和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沉浸在哀愁与思念中的主人公形象,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情感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