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叔杲的《初冬登大伾山》,描绘了初冬时节登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思考。
首句“初冬飞盖拂晴云”,以动态之景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初冬时节,阳光明媚,轻风拂过,如同车盖掠过晴空中的云朵,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共陟嵯峨探秘文”一句,点明了登山的目的——探寻山中的奥秘,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暗含着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河势已非神禹凿,山形还是太行分”两句,将视角从山中转至山下,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神禹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而如今的河流形态已非当年,但巍峨的山峰依然保持着太行山脉的特征,这种对比引发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永恒的思考。
“崖端想像悬金粟,洞口虚无散紫氛”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奇幻与神秘。崖边仿佛悬挂着金色的谷粒,洞口弥漫着紫色的雾气,这样的景象既富有想象力,又增添了山林的神秘色彩。
最后,“登眺壮怀聊此寄,酒阑归路已斜曛”两句,总结了登山的感受。在山顶眺望,心中充满豪情壮志,将这份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随着日暮降临,归途已现,一天的登山之旅即将结束,但心中的那份壮志与感慨却难以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冬登山所见所感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兼具审美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