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通见和仍邀再赋

新桥酒作琥珀浓,平生颇羡江南翁。

扁舟尚系清涪尾,却对炉香开病容。

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

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

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

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

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

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

形式: 古风

翻译

新桥的酒色泽如琥珀般醇厚,我一生都羡慕江南的老人。
他的小船还系在清涪江边,面对炉火熏香,露出病态的脸庞。
何须翻箱倒柜找古籍,一看到诗筒就欢喜得像要跳舞。
奇妙的芬芳和美丽的诗句相互竞争,苏合香和芝兰的气息交错纷繁。
当年的才子不把百年当回事,如今的老人们却为逝去的时光悲伤。
能得到您的笔墨悼念兴衰,定然知道诗与香都会一同流传。
我生来就是痴情至极,懒得像那些儒家学者讨论盐铁政策。
我空虚的头脑苦于寻找灵感,独自坐着忍受饥饿长达三百个月。

注释

琥珀:一种透明的树脂化石,色泽金黄。
江南翁:指生活在江南的老人。
扁舟:小船。
炉香:熏香的炉火。
探囊:翻箱倒柜寻找。
诗筒:古代盛放诗稿的筒状容器。
苏合芝兰:香气浓郁的药物和植物。
父老:年长的人们。
操笔:执笔写作。
盐铁:古代国家的重要经济政策。
枯肠:形容思绪枯竭。
兀坐:独自坐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灼的作品,名为《新桥酒作琥珀浓》。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叹时光流逝、感慨往昔之美好的诗句。

首先,“新桥酒作琥珀浓”一句,通过对“新桥”这个地点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温馨和醉人的氛围。这里的“琥珀浓”,既可以理解为琥珀般浓稠的美酒,也隐喻着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渴望。

接下来的“平生颇羡江南翁”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在江南安享晚年的人生羡慕之情。这里,“江南翁”指的是生活在江南地区的老者,江南一向以风光旖旎著称,因此诗人对那里的宁静生活充满向往。

“扁舟尚系清涪尾”这一句,则描绘了一个安逸的景象。扁舟即是平底的小船,尚系于清涪之尾,这里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紧接着,“却对炉香开病容”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不适。这句中“却对”意味着转而,诗人虽处在安逸的环境,但仍旧面对着炉中的香气,却是带着生病之身,这里表达了生活的苦乐参半。

下一段,“何必探囊寻旧谱,一见诗筒喜欲舞”则展示了诗人的热爱与激情。诗人认为不必刻意去找那些已失传的古老曲谱,只要一看到诗筒(即书信或诗笺)就感到无比的快乐,甚至想要随之起舞,这种情感的表达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尊崇。

“奇芬丽句两争雄,苏合芝兰谩旁午”这一部分,则是诗人对于同代文人的赞美。这里提到的“奇芬丽句”指的是出色的文学作品,“两争雄”意味着在文学上彼此较量,而“苏合芝兰”则是对当时几位著名词人的尊称,表明他们的文学成就得到了诗人以及同侪们的认可。

随后的“当时俊气轻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代及其人物已经成为历史的一种感慨。这里,“当时俊气”指的是过去那些才华横溢的人物,而“父老而今”则是时间流转,令这些曾经的英杰变成了现在的老者,进而引发了对逝去岁月的悲叹。

最后两句,“得公操笔吊兴废,定知诗与香俱传。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坚持以及个人对知识的态度。

“得公操笔吊兴废”意味着通过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保存那些即将消逝的事物。这里,“定知诗与香俱传”则表明了诗人对于文学作品能够长久流传的信心。

“我生自是痴中绝,懒学诸儒议盐铁”则表现出诗人的个性和对知识的选择。他不愿意跟随众人去研究那些复杂而深奥的学问,而是保持自己的天真烂漫,不随波逐流。

最后,“枯肠空洞费搜寻,兀坐忍饥三百月”则描绘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艰难与坚持。这里,“枯肠空洞”形容思维干涸无物,费力去搜寻灵感;“兀坐忍饥三百月”则表达了诗人在长时间内忍受着饥饿的困境,但依然 坐着坚守着自己的文学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艺术以及时光流逝深刻的感悟。

收录诗词(218)

王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范漕生日

治忽本天运,贤哲岂浪出。

中兴信可期,帝为赉良弼。

崭崭岷峨山,西南著第一。

山灵借英气,成此垂云翼。

才多浩江海,道大迷畛域。

磊落万卷腹,斓斑五色笔。

曩参相君幕,谋入九地密。

复佩太守章,化行千里溢。

紫诏从东来,畀之使者节。

旋兼蜀大尹,绣衣拥彫戟。

谈笑百城耸,指顾万事集。

但恐被赐环,台衮辅王室。

有如老忠文,殊勋照简册。

佳时过重五,适当悬弧日。

远迩祈公寿,欢声共一律。

伶俜涪江生,独以文为业。

不敢严香火,不敢具芝朮。

拂拭旧破砚,胸次先突兀。

公扫河朔尘,请飞聊城檄。

公蹀定襄血,请勒燕然石。

待公黄发年,几杖付闲逸。

从公绿野堂,哦诗继元白。

形式: 古风

前年一首投赠刘荆州

前年别公东南驰,正当六騩还宫时。

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

毡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

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谗吻真成痴。

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

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

呼鹰台边闲鼓角,望沙楼上陈书诗。

夕烽平安置莫问,贤牧自当十万师。

维昔全荆号强国,近者贼火仍疮痍。

形胜之地勋名集,端使前辈相追随。

衰宗依刘有故事,自怜远去作儿嬉。

明朝烂醉沙头酒,不管春风吹鬓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元思师

思师讲法华,众说积丘坟。

尝据师子座,受降千人军。

犹嫌文字传,圣域未策勋。

欲唱江南曲,试披楚塞云。

良才大蔽牛,匠者宜挥斤。

箭锋或相直,对面同一欣。

古人得解脱,乃不厌多闻。

归来阅故书,请以道眼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月上人南游

锦官东郭大兰若,眼明见子长廊下。

春风二月白帝城,一笑相逢手重把。

羡子远引如孤鹄,顾我低摧真病马。

碧山红尘不同调,底事胸怀两倾写。

幽寻胜践我亦喜,梦魂已落潇湘野。

扁舟蹑子尚可期,幸有此身闲似社。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