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上飞尘不到山,萧萧佛屋两三间。
老僧饱玩松花月,春去春来意自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中隐居图景。"世上飞尘不到山",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强调山之高洁,远离尘世纷扰,暗示了隐逸生活的超脱与清净。"萧萧佛屋两三间",寥寥几间僧舍在山风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静的氛围。
"老僧饱玩松花月",通过描绘老僧欣赏松花和明月的场景,展现出僧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春去春来意自闲",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淡然处之,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心境闲适的隐士形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邵棠的这首《托宿方山余庵》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隐逸情怀。
不详
弊裘相伴宿烟霞,烧药馀香恋碧纱。
客里不知春几许,起来和月数梅花。
往事东随縠水流,诗人虚负一番秋。
黄花不入渊明兴,流落西风古渡头。
解装歇马访高僧,门掩东风日又曛。
入定不知禅外事,任侬敲碎北山云。
独坐吟残几度春,小窗元不受尘昏。
夜深村落无更点,只把梅花记月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