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意二首(其一)

我本三生世外人,幻躯其实强冠巾。

稍能闭户学种菜,时亦长歌行负薪。

一醉却非身外事,百年终是冢中尘。

君知梦境无根底,莫信人言想与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原本是世外之人,虚幻的身体却戴着儒冠。
偶尔能关上门学习种菜,有时也会高歌负薪而行。
沉醉并非身外之事,百年后终究化为坟中的尘土。
你应知晓梦境没有根基,不要轻信他人的话去追寻原因。

注释

我本:我原本是。
三生世外人:指超脱世俗的人。
幻躯:虚幻的身体。
其实:实际上。
强冠巾:戴着儒冠,象征读书人。
稍能:偶尔能够。
闭户:关门。
学种菜:学习种菜。
时亦:有时也。
长歌:高声唱歌。
负薪:背柴。
一醉:一次沉醉。
却非:并非。
身外事:超出自身的事物。
百年:一生。
终是:终究是。
冢中尘:坟墓中的尘土。
君知:你应该知道。
梦境:梦境。
无根底:没有根基,不可捉摸。
莫信:不要相信。
人言:他人的言论。
想与因:追寻原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书意二首》其一。陆游以个人的视角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首句"我本三生世外人",诗人自称仿佛不属于尘世,暗示了他对红尘纷扰的疏离。"幻躯其实强冠巾",则以轻盈的笔触描绘出自己看似世俗的外表下,实则保持着内心的超然。

"稍能闭户学种菜,时亦长歌行负薪",诗人描述了自己过着简朴的田园生活,既能静心种菜,又能放声高歌,背柴归家,流露出一种自在随性的乐趣。

"一醉却非身外事,百年终是冢中尘",诗人认为饮酒陶醉并非无关紧要,生命的短暂和最终的消亡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君知梦境无根底,莫信人言想与因",诗人提醒读者,世间万物如梦似幻,没有永恒不变的基础,不必过于执着于他人的言论和因果关系,体现了他的豁达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对生死的感悟,展现了陆游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书意

颔霜久矣不胜耘,残发今年白十分。

忧国虽忘嫠妇纬,爱君敢进野人芹。

床头酒滴空阶雨,炉面香横出岫云。

已向人间齐物我,不教惊起白鸥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书意二首(其一)

秋江菰菜喜新尝,盐酪亲调匕箸香。

但有长腰吴下米,岂须细肋大官羊。

青衫昔悔尘中老,白发今宜静处藏。

一事尚须深自咎,街头儿女识韩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书意

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

湖海凄凉身跌宕,杯觞豪举笔纵横。

敢希二顷成高卧,但愿诸公致太平。

波暖龙舟溯清汴,道边扶杖眼犹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书意三首(其一)

策蹇若华驷,歠漓如上尊。

人皆可尧舜,身自有乾坤。

逢客亦共语,无人还闭门。

千年道术裂,谁复见全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