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其一)

平畴远陌蔚蓝天,长日风恬霁景妍。

花满田塍石季锦,水鸣沙濑伯牙弦。

松溪柳径多盘折,竹杖芒鞋任往还。

小憩听莺宁有倦,支颐高枕石头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画卷。首句“平畴远陌蔚蓝天”,以“平畴”与“远陌”勾勒出广阔无垠的田野与道路,而“蔚蓝天”则以深邃的天空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接着,“长日风恬霁景妍”一句,通过“长日”、“风恬”、“霁景妍”三个词组,生动地描绘了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景象,展现出一幅温暖和谐的画面。

“花满田塍石季锦,水鸣沙濑伯牙弦”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田埂上的花朵比作“石季锦”,形象地表现了花朵的繁盛与美丽;同时,以“水鸣沙濑伯牙弦”来描绘流水的声音,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响与古代琴师伯牙的琴声相联系,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艺术的美感。

“松溪柳径多盘折,竹杖芒鞋任往还”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的自由与自在。通过“松溪柳径”的曲折蜿蜒,以及“竹杖芒鞋”的随性行走,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也表达了他内心的闲适与洒脱。

最后,“小憩听莺宁有倦,支颐高枕石头边”两句,以“小憩听莺”描绘了诗人短暂休息时的悠闲时光,通过“宁有倦”表达了即使在休息中也能感受到内心的满足与愉悦;“支颐高枕石头边”则以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放松的姿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惬意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美好追求。

收录诗词(203)

常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兴(其二)

展眺衡门十里遥,沙堤行水到村桥。

平芜绿尽青山尾,远寺红藏碧树腰。

三径旧栽处士菊,一株新得美人蕉。

习劳不择閒花草,抱瓮沿篱取次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杂兴(其三)

曲池掬水沃清泠,岸静波恬眼顿醒。

风绉细纹浮日彩,柳垂深影拂天青。

花光镜里还屏里,云气山形复兽形。

渔子机心颇未忘,不妨鸥鹭自梳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初春晚眺

峭寒犹腊日,晚眺觅春光。

雨点千峰雪,烟笼万木霜。

落霞归极浦,残照度危梁。

咫尺故人隔,林乌空自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溪上偶成

野度平沙岸,清波曲折流。

板桥三叠合,冰鉴一泓收。

蘋白桃花浪,泥香燕子洲。

兴来怀古调,无语对群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