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之十首次诗(其二)

十五游方今五十,风霜历尽几风波。

雌雄自古乌难辨,鱼鲁如今字转讹。

白日消磨英雄尽,青山埋葬故人多。

乌啼花发茆庐暖,更喜春风长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我十五岁时开始游历,如今五十岁,历经风霜,尝尽世事浮沉。
自古以来,雌雄乌鸦难以分辨,连文字也时有错漏,混淆不清。
白天消磨了众多英雄的青春,青山下埋葬了许多旧友。
乌鸦鸣叫,花开茅屋温暖如春,更令人欣喜的是那蔓延的薜荔藤萝在春风中生长。

注释

十五:指诗人十五岁的年纪。
风霜: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雌雄:指性别或事物的两面。
乌:乌鸦。
鱼鲁:古代常因形近而误写,鱼和鲁字形似。
字转讹:指文字出现错误。
白日:白天。
消磨:消耗,磨灭。
英雄:这里泛指有才华或成就的人。
青山:青翠的山峰,象征永恒。
故人:老朋友。
花发:花开。
茆庐:茅草屋。
薜萝:薜荔和萝藦,植物名,常用于形容野外自然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行海所作的《前之十首次诗(其二)》。诗人以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比少年十五游历与如今五十岁的沧桑变化,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人生起伏的感慨。首句“十五游方今五十”描绘了从青春到中年的时光飞逝,次句“风霜历尽几风波”则暗示了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和世事变迁。

第三句“雌雄自古乌难辨,鱼鲁如今字转讹”运用典故,寓意世间事物易混淆,连文字都可能因岁月而产生误读,寓言人生的复杂与不确定性。第四句“白日消磨英雄尽,青山埋葬故人多”进一步强调岁月无情,英雄豪杰也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老去,亲朋故人相继离世。

最后两句“乌啼花发茆庐暖,更喜春风长薜萝”以景结情,乌鸦鸣叫、花开草长的田园景象,以及茅庐的温暖与春风吹拂的藤蔓,展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人事沧桑中寻得的一丝安慰和希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自然的亲近,体现了释行海作为僧人的超然心境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311)

释行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前之十首次诗(其三)

十五游方今五十,异乡偏感故乡春。

吴樯语燕频留客,楚谷蛮莺苦唤人。

柳瘿冷悬芳信雨,花须暖污阿香尘。

如今又在长安别,夜夜天边望北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写怀

三十馀年吴楚客,如今方觉负初心。

凌霄神骏怀支遁,高屐貂裘怪惠琳。

洛浦春光花满树,渭川风景竹成林。

归来不用鸣长铗,时复一吟梁甫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游

芳菲时节思悠悠,快与风光汗漫游。

万物不如花富贵,一春唯有蝶风流。

仙曾许我黄金骨,天不饶君白雪头。

随处是家随处客,夜来何事梦沧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洞微翁挽章

凄凉木末搴芙蓉,万里鹰扬路忽穷。

箭到红心翻堕地,花成绿子又随风。

可怜玉兔沉沧海,却放寒乌占碧桐。

万事看来都是梦,山林犹忆旧英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