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朝盛文物,最盛元祐中。
我生百年后,深思附冥鸿。
人欲天不违,今复识此翁。
何以知其然,风味如长公。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敬仰,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先朝盛文物,最盛元祐中",开篇即点明了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特别是元祐年间,强调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盛况。"我生百年后,深思附冥鸿",诗人设想自己生活在百年后,仍然深深思考着如何追随那些高飞的鸿雁,暗喻着对卓越人物的追求和向往。
"人欲天不违,今复识此翁",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即使在当今时代,也能认识到那些高尚之人的价值和精神。"何以知其然,风味如长公",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这些高尚之人的品质如同古代的长公一般,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独特的风味,让人能够从他们的身上汲取精神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表达了对文化传承、高尚人格的深刻思考和崇敬之情。
不详
寓居丹徒。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古货不易售,八荒孰知音。
零落子云书,尘埃伯牙琴。
我戆久病此,属公听呻吟。
可笑朱汗漫,屠龙费千金。
硬语斡地轴,奇辞拔鲸牙。
向来豫章公,一洗空百家。
此灯不可传,公实优昙华。
银河会可穷,从公丐灵槎。
名如九鼎重,笔有万钧力。
甘从颍川最,厌就承明直。
顷时未承颜,既见有矜色。
归语同舍生,吾几类河伯。
匆匆永阳城,别我正月尾。
当时已念子,山路石磊磈。
只今再相见,霜风凋百卉。
长年走道路,煖席能得几。
信知书作祟,可但穷有鬼。
殚精谩屠龙,适周终履豨。
攲危不少慑,叹息子亦伟。
倒囊欲振子,吾事真不避。
西州老次公,采掇到葑菲。
肯令霜雪干,凋丧杂蒲苇。
子才正牢落,我意空愤悱。
勉旃无多谈,寒醅绿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