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从何处来

雁从何处来,正望东南飞。

毛閒认白露,肚下看残晖。

浮云共烟水,日夜为所依。

衡阳是故山,但恐故人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雁南飞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首句“雁从何处来”,以疑问开篇,引出对大雁迁徙路径的思考。接着,“正望东南飞”描绘了大雁飞行的方向,展现出它们遵循自然规律,向温暖之地迁徙的壮丽景象。

“毛閒认白露,肚下看残晖”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雁在飞行途中所见之景。白露点点,映照着它们的羽毛;夕阳余晖,洒在它们的腹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浮云共烟水,日夜为所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大雁在云水间飞翔,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日复一日地追寻着自己的归宿。这里不仅展现了大雁迁徙的艰辛与执着,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远方和永恒追求的向往。

最后,“衡阳是故山,但恐故人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旧友离散的感慨。衡阳,作为大雁南飞的终点,象征着回归与团聚的希望,然而诗人却担心老朋友越来越少,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大雁南飞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金沙行

关西不雨凡几城,孜孜谁独劳其情。

镇潼太守真贤明,驱车远有金沙行。

春空破碧幢高旌,东风环佩锵瑶琼。

溪翁不钓童不耕,隆隆千里讴歌声。

从容祷罢残霞横,莲花顶上微云生。

云兮云兮云莫停,霈然一洒尘埃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梦李白

乌纱巾,紫绮裘。

梦中太白从吾游,陶陶烂醉江山秋。

半夜起来觅不见,头背长安泪如霰。

形式: 古风

好笑南郭翁

好笑南郭翁,白鬓爱杨柳。

如今十月后,犹饮菊花酒。

杨柳色渍面,菊花香渍牙。

喉咙溜香汁,肠胃浮香葩。

所饮几何酒,所吟无限诗。

若言丝与管,便是吟哦时。

心无一事累,意与千古期。

一身成土木,两脚登云霓。

但欲比陶潜,岂肯为杜微。

公有如此客,可不使公知。

更问公安否,且喜公来归。

形式: 古风

观草(其一)

一从有意惜庭芜,几日无心到杨柳。

好色尽归帘下翁,馀光掬与船中叟。

绀液难从日下乾,芳姿易向霜中老。

才到春还车马稀,青青胜却朱颜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