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

漂泊初时尚念乡,如今意定已都忘。

小窗积雨韦编润,慢火薰笼药裹香。

正要门前蛛结网,何妨篱上蚁成行。

山前春雨非常好,出钵应须饱十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漂泊之初还常常思念故乡,如今心境坚定已经全然忘记。
小窗户上雨水滴滴答答,打湿了翻阅的韦编(古书),温热的火炉散发出药香的熏笼气息。
正当我想在门前织一张蜘蛛网,又何妨让篱笆上的蚂蚁排成长队。
山前的春雨格外宜人,应该把这好雨分给四方邻居,让大家都能饱尝甘霖。

注释

漂泊:指在外流浪或生活不稳定。
尚:还,仍然。
韦编:古代用牛皮绳编连竹简,代指书籍。
慢火:文火,慢慢燃烧的火。
药裹香:可能指中药的香气,也可能暗指某种香气的物品。
门前蛛结网:比喻诗人静心创作或等待时机。
篱上蚁成行:形容自然景象,也可象征生活的琐碎日常。
出钵:指将雨水或露水等收集起来。
饱十方:分给四方邻居,让大家都能得到滋润。

鉴赏

这首宋诗《久雨》是郑刚中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漂泊生活中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生活的恬淡与宁静。首句“漂泊初时尚念乡”表达了诗人初离故乡时的思乡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意定已都忘”,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坚韧和对新环境的适应。

接下来的两句“小窗积雨韦编润,慢火薰笼药裹香”描绘了诗人寓居之处的日常情景:窗户下雨水滴滴答答,打湿了书卷,显得格外湿润;炉火慢慢燃烧,散发出药草的香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氛围。诗人似乎已经沉浸在这种平淡而有序的生活中,不再执着于过去的乡愁。

“正要门前蛛结网,何妨篱上蚁成行”进一步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接纳,门前蜘蛛织网,篱笆上蚂蚁成行,这些寻常景象被赋予了生活的哲理,诗人以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琐碎。

最后两句“山前春雨非常好,出钵应须饱十方”是对春雨的赞美,诗人认为山前的春雨滋润万物,是大自然的恩赐,他期待着雨后能用这甘霖滋养四方,寓意着分享和大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漂泊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诗人从怀念家乡到融入新环境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包容。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七)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

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

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六)

瓜满前畴菜满畦,赤松屋北寺居西。

不村不郭常安稳,非律非禅自整齐。

静见游鱼潭底乐,任从幽鸟叶间啼。

此心得趣知谁解,一月寒光印碧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五)

松林竹坞雨冥冥,对坐焚香一缕青。

扫壁静开摩诘象,研朱闲点太玄经。

愚痴我岂能无漏,警悟人皆诮不灵。

允愿凉风吹酗毒,要令举世得醒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子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四)

官不追求盗不窥,得闲终日闭荆扉。

有时斸圃趁春事,几度荷锄随月归。

酒里最思陶靖节,江边时忆谢玄晖。

自知此外无他障,一任萧然鬓发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