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诸将三首(其一)

万叠云山山外城,登陴一望气峥嵘。

渠搜西去新传箭,弱水东来尽列营。

有俟弦歌工化俗,且将靴帕学论兵。

鬼方亲见高宗伐,奇绩无须三载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景象,通过“万叠云山山外城”开篇,展现出辽阔而雄浑的自然风光,仿佛置身于连绵不绝的山脉之中,远处的城市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

“登陴一望气峥嵘”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站在城墙之上,远眺四周时所感受到的磅礴气势和激昂情绪。“气峥嵘”不仅描绘了山川的壮美,也暗喻着边防将士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渠搜西去新传箭,弱水东来尽列营”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边疆地区军事活动的紧张与繁忙。西去的箭矢象征着边防的警戒与备战,东来的弱水则可能寓意着敌军的侵扰或边境的动态变化,而“尽列营”则展现了军队的集结与布防。

“有俟弦歌工化俗,且将靴帕学论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与军事并重的见解。他认为,不仅要通过军事手段维护边疆的安全,还需要通过教育和文化的力量来教化民众,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同时,学习军事知识也是必要的,体现了对全面发展的重视。

最后,“鬼方亲见高宗伐,奇绩无须三载成”引用了历史典故,提到古代高宗征讨鬼方的辉煌战绩,并强调了成就伟业并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这既是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赞美,也是对当下边防将士们的勉励,希望他们能够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以短时间内的努力取得显著的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军事活动的描述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边防安全、文化建设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收录诗词(7)

施何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诸将三首(其二)

关河日夕羽书传,亿万刍茭悉帑钱。

不为陈师来紫塞,何缘转粟上青天。

至尊减膳龙庭外,诸将忘身虎旅先。

自古足兵谋足食,四方愿祝屡丰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效诸将三首(其三)

天山八月朔风吹,两道飞符并出师。

突骑全凭白马将,弯弓已毙射雕儿。

金城旧日屯充国,瀚海今朝斩郅支。

蠢尔西戎稽颡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日放舟山塘

老去登临兴未删,便乘小艇放溪湾。

高原水浅苗初出,密树霜浓叶渐斑。

半世功名随旅雁,百年心迹对秋山。

黄花此日何岑寂,一笑层台懒更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焦山人

泠泠秋阁大江临,中有幽人襺玉琴。

一自《霓裳》檀板歇,几回铁瓮戟枝沈。

孤钟断续迷寒雨,冷焰高低起暮阴。

此日孝然如可作,白头肯负紫芝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