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未能如愿再次探访东林山的遗憾,以及对山中景色的向往之情。首句“曾与山灵约,重来更探奇”表达了诗人与山中自然界的约定,期待再次探索山中的奇异景观。然而,“祇缘王事亟,又负白云期”则揭示了现实与愿望之间的冲突,因为公务的紧迫使得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辜负了与山中云雾的约定。
接下来的两句“春瀑方流韵,晴峰欲弄姿”转而描绘了东林山春日的美景:瀑布在春天里流淌出悦耳的声音,晴朗的山峰似乎在展示着它的姿态。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将行仍伫立,幽契远公知”表达了诗人虽然即将离开,但心中对山中幽静之地的深深依恋,相信这份默契只有远离尘嚣的“远公”(可能指隐士或高僧)能够理解。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