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沈生京李生舒华宿清凉庵

我从炎海来,乃至清凉境。

阴壑草树寒,绝顶天风劲。

幽怀自兹开,老眼亦一骋。

白云生洞口,远与诸村映。

旷哉天地间,此道谁略领。

休文耽苦吟,李生习禅定。

相对寂无言,意与山俱静。

夜深清磬发,尘梦倏然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炎热之地来到清凉庵的所见所感。首句“我从炎海来,乃至清凉境”直接点明了环境的变化,由炎热的环境进入到了清凉的境地。接着,“阴壑草树寒,绝顶天风劲”通过描写山谷中的草木在寒冷中摇曳,山顶上强劲的风,进一步渲染了清凉庵的环境特点。

“幽怀自兹开,老眼亦一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眼前景色的欣赏。接下来,“白云生洞口,远与诸村映”描绘了白云从洞口升起,与远处的村庄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旷哉天地间,此道谁略领”则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接下来,诗人通过“休文耽苦吟,李生习禅定”引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进一步深化了对内心平静和精神追求的探讨。

最后,“相对寂无言,意与山俱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寂静中相对而坐,心灵与山岳一同宁静的状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夜深清磬发,尘梦倏然醒”则以深夜响起的清磬声,唤醒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使他从世俗的梦境中解脱出来,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凉庵环境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一)

达人屏尘垢,日日向林麓。

偃仰岩壑间,置书翻不读。

以道猎万化,机运洞伸缩。

默然坐磐石,一鸟鸣高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二)

浮化万山里,山色何青青。

更于最深处,乃结一茅亭。

溪径饶芳草,旦晚饭仙苓。

澹泊有如此,曰惟养性灵。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三)

溪声与松声,早梦寒惊破。

萝径露初晞,步向西斋坐。

云生树忽暝,泉响山疑堕。

吟成二雅诗,歌罢无人和。

形式: 古风

题松溪书屋四首(其四)

汲水自漱齿,隐几读阴符。

既以窥元化,又欲定八区。

大道无言象,至乐在江湖。

时运苟不至,且览昆崙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