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泛舟

遥峰几叠暮云含,独泛扁舟下碧潭。

两岸渔歌一溪月,烟波深处梦江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月夜泛舟图景。首句"遥峰几叠暮云含",通过"遥峰"和"暮云"的描绘,展现出远处山峦在傍晚时分被淡淡的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独泛扁舟下碧潭"则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驾驶着小船在清澈的潭水中漂泊,透露出孤独而闲适的情绪。

"两岸渔歌一溪月"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渔歌从两岸传来,与溪水中的月影相映成趣,增添了生活气息和乡土韵味。"烟波深处梦江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沉浸在如梦如幻的烟波中,心中怀揣着对江南水乡的深深怀念和向往,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对远方美景的憧憬。

总的来说,石葆元的《月夜泛舟》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月夜图,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

石葆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分经台

千古鸿文归选手,危楼百尺昔传萧。

偶来净域分经卷,又见高台接斗杓。

贝叶一编参上座,烟花三月话南朝。

祇今古寺空山里,梵呗钟声自暮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独坐馆中校阅全唐文制诰类迟平叔不至

杏花已过桑叶稀,禁中清昼双掩扉。

官人不来吏卒散,我独兀坐蟠孤罴。

榻尘小拂试方麴,砚垢细涤研隃麋。

唐贤著作稿盈屋,制诰一体尤乖离。

王言首辑冠众集,治水先冀余梁岐。

编排鳞次苦芜秽,乱发未斩犹棼丝。

割裂苦碎百衲锦,合并强集千羊皮。

缺文颇疑石鼓古,误字恐受金根嗤。

参以众书见同异,覈以正史无纷岐。

删除肯使禾莠杂,选择要辨熊蛙肥。

当时承旨况专职,燕许手笔何淋漓。

翰苑诸集幸可考,奚必掩取臣工为。

麻沙百过目生眩,铁擿三绝手尽胝。

胡为宋五惯坦率,张目不见千珠玑。

有时强作解事语,武断若判公堂词。

古人饮泣后人笑,餐钱月给真虚麋。

鲰生持论少同调,赖有孙楚堪我师。

纠谬时时恕吴缜,列衔往往容臣祁。

晨趋共听禁钟细,暮归每趁归鸦迟。

穷通岂恃三寸管,秘文校理臣所司。

谢安捉鼻恐不免,读书要及投间时。

上方笔札敢轻费,好趁官烛㸐双枝。

诗成火速付急递,新月已照黄琉璃。

形式: 古风

赠徐白舫吏部

男儿堕地须钱刀,坐纵千古钱神豪。

纷纷俗子何足数,呼叱奇杰同儿曹。

南州徐君今孺子,雅擅洪笔驱风骚。

诗宗韦柳足高格,真趣亦近柴桑陶。

曹司趋走未十载,上官不喜同官嘲。

仓庾之职不称意,一朝徒步还东皋。

先生风义凌云霄,迥如孤鹤不可招。

自非寒饿受驱迫,肯以玉貌来尘嚣。

嗟予坎壈略相似,七年史馆侪宫僚。

朱云屡忤贵人贵,仲舒独抗骄王骄。

中书君今老且秃,排挤出力烦中朝。

上书光范陋轩冕,拂衣萧育归衡茅。

归来谢客合高卧,亦复万里浮轻舠。

半生强项忽低首,感君令我心烦忉。

我知造物忌孤洁,况有笔舌能诛褒。

诋诃公卿及将相,粪土朱紫兼麾旄。

傥教饱食逞胸臆,世界不足尝毫毛。

天公欲贬壮士骨,妻子坐折高人腰。

予之齿者必去角,人生快意安能遭。

岂知倔强性到底,千磨万折终不摇。

君也负米乞友助,岂学雁鹜吞腥臊。

授徒我自食我力,讵必千万书黄标。

心能不贪气益壮,我自有主神难操。

君闻我言释然喜,手擘鲜荔倾香醪。

片帆高挂豫章去,我亦归溯之江涛。

鸡虫得失太琐碎,出门一笑苍天高。

形式: 古风

哀学使

学使夜宴朝自经,大吏往视闻哭声。

父涕不止弟跪迎,遗笔惨淡诉不平。

云有同乡合浦令,正机其名何其姓。

明欺暗算事不定,一死上报天子圣。

大吏驰驿闻,学臣言有因。

去夏试廉州,说令书云云。

令上谒,面请托,未可知,通恶幕,事下太守张,太守上状钤以章。

令无夤缘内外作奸事,反覆不及请托字。

科场请托吁可惊,按律不问行未行。

当时不难摄令使对簿,移书学使指实期分明。

两造具在事立辨,是岂疑岳忧难成。

学臣返旆况屡见,语不及此非人情。

安人息事亦政体,讵料贵客能捐生。

即今此狱莫穷竟,谁起九原同折证。

或传牍背奴有词,渡海风涛得心病。

海外归来正及秋,历试广惠潮三州。

不闻心病致慌惚,渡海安稳有弟同归舟。

此为致死由,此语恐未实。

披发何由诉大荒,苦海魂迷招不得。

吁嗟乎,昔之学使在教士,今日好官足欢喜,君亦犹夫众人尔。

君知畏,君知耻,虑污名,乃至此。

人皆腼然生,彼独留然死。

律以大义无恕词,苟非其人莫轻訾。

寄语大吏弗尔恼,富贵由来多寿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