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君庙

灵休远被卫行都,宿有元勋梦又符。

引马拥羊昭景贶,立碑建庙述嘉谟。

九陵荆棘年空往,十里笙歌景不殊。

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神灵的恩泽远及卫行都,昔日功勋如今梦境又应验。
牵马迎接羊群,显扬皇帝的恩赐,树立碑文庙宇,记载美好的规划。
九陵荒草丛生,岁月流逝,只有十里之外的笙歌声依旧。
不要倚靠西斋的栏杆离去,夕阳无声,钱湖景色却满目凄凉。

注释

灵:神灵。
休:停止,此处指恩泽。
远:远离。
被:覆盖,惠及。
卫行都: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元勋:大功臣。
梦:梦境。
符:符合,应验。
引马:牵马。
昭:显扬。
景贶:皇帝的恩赐。
建庙:建立庙宇。
嘉谟:好的计划或决策。
九陵:多座陵墓,可能指皇家陵寝。
荆棘:形容荒废,长满荆棘。
年空往:岁月流逝。
景不殊:景色没有改变。
莫倚:不要倚靠。
西斋:西边的书房或住所。
阑槛:栏杆。
去:离开。
斜阳:落日。
无语:沉默无声。
满钱湖:充满钱湖的景色(可能指湖面映照夕阳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所作的《崔府君庙》,主要描绘了对崔府君庙的崇敬与怀念。首句“灵休远被卫行都”,表达了崔府君的神灵恩泽广泛,连卫行都也受到庇佑。次句“宿有元勋梦又符”则暗示崔府君曾有大功,且其事迹在人们的梦境中得到应验。

第三句“引马拥羊昭景贶”,通过描绘祭祀场景,展现人们对崔府君的感激和祭祀的庄重,体现了他的恩典。第四句“立碑建庙述嘉谟”进一步强调了庙宇的建立是为了纪念和传承崔府君的美德和智慧。

接下来,“九陵荆棘年空往,十里笙歌景不殊”,描述了岁月流转,陵墓虽荒凉,但每年祭祀时的热闹景象依旧,表达了人们对先贤的永恒怀念。

最后两句“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以景结情,劝诫人们不要轻易离开这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地方,夕阳下的钱湖静默无声,仿佛在诉说着崔府君的故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崔府君庙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尊敬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收录诗词(682)

董嗣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得京友信问曾观三叠水否因寄

破橐萧然不自休,芦黄苇白九江秋。

抗尘狂作两年客,看水悭为三叠游。

得酒问鱼愁入市,有书无雁却登楼。

征裘几揾思家泪,两眼凝穷桑落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徘徊花

叠萼黄心紫瓣柔,秾薰粉腻入香篝。

应知上苑清和转,聊为东皇款曲□。

拂拂靓香遗片异,鳞鳞刺叶矮丛抽。

夜长还有人空度,花里相延月一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接泥渡头再遇雪

几涉沙汀与水村,几看云物幻乾坤。

渡头冲雪哦诗老,船尾乘风破酒昏。

未晚橹声先傍岸,乍晴江色远侵门。

白鸥无数西飞急,鸣落淮山不见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断桥

绣毂青骢骤晚风,柳丝翠袅石阑红。

彩篙刺水停飞鹢,华表侵云截卧虹。

杖屦谁归瀛屿去,笙歌自补玉壶空。

重招张祜商新咏,不与当时藓合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