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端伯自承移帅川口有怀风旨无便附信忽领教喜成小诗附便奉呈三首(其一)

好在曾夫子,宁知晤语期。

倚毗离楚日,鼓吹入夔时。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

相望邈坤轴,空咏竹枝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幸好有夫子,岂料会相遇交谈。
在远离楚地的日子里,我们相聚相伴。
炎热的夏天临近,美好的时光却迟迟未至。
遥望远方,只能独自吟唱竹枝词。

注释

曾:曾经。
夫子:对有学问或德高望重者的尊称。
宁知:岂料,想不到。
晤语:面对面交谈。
倚毗:依靠,依傍。
离楚:离开楚地(古代区域名)。
鼓吹:乐队演奏。
夔:古地名,这里泛指某个地方。
赤甲:赤色的山甲,形容夏日炽热。
薰风:温暖的南风。
黄堂:黄色的殿堂,代指官署或居所。
淑景:美好的光阴。
邈:遥远。
坤轴:地轴,比喻大地或远方。
竹枝词:一种民歌体裁,常以描绘日常生活为内容。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曹勋对曾端伯的怀念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未能当面交谈,但通过书信交流,得知友人调任四川的消息,内心欣喜并借此机会以诗相赠。诗中提到“倚毗离楚日”,描绘了友人离开原地的情景,暗示了离别之感;“鼓吹入夔时”则描绘了友人赴任新地的热闹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

“赤甲薰风近”一句,用“赤甲”象征友人将要到达的地区,而“薰风”则寓指温暖的气候,寄寓着对友人新环境的美好祝愿。“黄堂淑景迟”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享受美好时光的期待。

最后,“相望邈坤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地理距离遥远,只能通过诗篇寄托思念之情。“空咏竹枝词”借用“竹枝词”的形式,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又流露出对未能当面共话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其三)

税驾南昌郡,城头喜少留。

儿时诵闲赋,老境作佳游。

杰阁收英槩,长江倚暮愁。

何人识老子,清月上貂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其二)

去去忘回远,行行迫腊天。

江寒侵老泪,霜冷逼宵眠。

客路虽经至,归涂尚过千。

家山在台岳,南望几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游庐山涂中杂诗三首(其一)

天台久宴坐,庐阜得游遨。

殊慰水云念,敢辞尘土劳。

冬温寒色少,江静水痕高。

归趁新年近,同斟玉色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游庐山道中作

早踏丹枫路,西风禾豆乾。

鸣榔秋水阔,击漂晓溪寒。

短褐宜扶杖,长涂懒据鞍。

却思冬后景,黄菊压栏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